V神是誰?以太坊之父如何顛覆區塊鏈世界

V神是誰?
Vitalik Buterin,被華語圈暱稱為「V 神」,是以太坊(Ethereum)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加密貨幣歷史上最具思想性與影響力的技術工程師。他不只是開發者,更是 Web3 領域重要的精神象徵。
即使他從未擔任大型交易所的 CEO,也不以炒幣致富為名,但他對於區塊鏈的技術貢獻,使他成為幣圈中最重要的影響人物之一。
延伸閱讀:以太幣怎麼玩?未來會漲嗎?一文看懂以太幣(ETH)
成長背景:從俄羅斯到加拿大的電腦神童
1994 年 Vitalik Buterin 出生於俄羅斯莫斯科郊外的科洛姆納市(Kolomna)。V神的父親 Dmitry Buterin 是位電腦科學家,這對他日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V神在 4 歲時收到人生中的第一台電腦,在 1990 年代末,這對大多數家庭來說是一種奢侈品。不同於一般孩子熱衷於電腦遊戲,他卻迷上了用 Microsoft Excel 編寫可以自動計算的程式。這股對邏輯與程式設計的熱情,成為他日後技術道路的起點。
5 歲那年,父母離異後他跟著父親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到了小學三年級,老師就發現他在邏輯推理與程式設計方面的驚人天賦——能用超越同齡兩倍的速度進行三位數心算。12 歲時,他已經能用自己用 C++ 寫小遊戲。
V 神去中心化的啟蒙
被遊戲改變的人生觀
青少年時期的 V神沉迷於《魔獸世界》,花了大量時間提升遊戲角色的等級與裝備。直到 2010 年有次的遊戲更新,意外移除了他最喜歡的技能「生命虹吸」。這讓當時 16 歲的他感到非常失落,甚至坦言:「那次我邊哭邊睡著。」
這段經歷讓他首次意識到「中心化控制」的問題——一間公司就能片面改變規則,並影響成千上萬用戶的體驗。這成為他後來追求「去中心化」理念的重要啟蒙。
初識比特幣與投入區塊鏈
2011 年,17 歲的 V神在父親的介紹下首次接觸到比特幣。在起初他是抱持懷疑態度,認為比特幣「長期來看根本毫無價值」。但隨著更多的理解,他完全改變了看法,並深深著迷於去中心化貨幣的概念。
V神創業歷程:成為區塊鏈革命者
Bitcoin Magazine 的創立
由於當時既沒錢買比特幣,也沒有設備能挖礦,年輕的V神便在比特幣論壇上尋找可以用比特幣支付的工作。他找到了一份為部落格撰寫文章的打工,每篇文章的報酬是 5 枚比特幣(當時價值僅約 4 美元)。
他的文章引起了羅馬尼亞比特幣愛好者 Mihai Alisie 的注意。兩人於 2011 年底合作創辦了《Bitcoin Magazine》,V神擔任首席撰稿人,成為加密社群中嶄露頭角的思想者。
19 歲的他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主修電腦科學,代表了《Bitcoin Magazine》參加美國加州的比特幣大會,親眼見證加密經濟的潛力。這次的經驗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他決定從大學休學,全心投入區塊鏈的世界。
以太坊的誕生與白皮書
休學後,V神花了半年時間走訪世界各地的比特幣開發者,不過他很快地發現,大多數專案只是在比特幣的基礎上進行修修補補,缺乏進階的應用。他逐漸意識到比特幣功能上的限制—只能進行簡單的點對點支付,無法支持更複雜的應用。
因此,他開始思考:如果創造一個新興的區塊鏈能夠支援「智能合約」,讓區塊鏈不再只是轉帳工具,成為具備條件判斷、自動執行與邏輯處理更複雜操作的平台。
回到多倫多後,他花了一個月時間撰寫了 12 頁的《以太坊白皮書》,並寄給身邊約 15 位朋友徵求意見。結果出乎他意料,反而吸引超過 30 位開發者主動聯繫,希望參與這個項目。
ICO 募資與主網上線
2014 年 1 月,V神在《Bitcoin Magazine》上正式發表〈Ethereum:A Next-Generation Cryptocurrency and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Platform〉,首次公開提出以太坊的整體構想。 同年 7 月,以太坊團隊透過首次代幣發行(ICO)募集到 31,000 枚比特幣(當時約合 1,840 萬美元),為開發計畫注入資金。
以太坊(Ethereum),源自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以太(Ether)」的概念。 2015 年 7 月 30 日,年僅 21 歲的 V神與團隊正式上線以太坊主網,宣告「區塊鏈 2.0」時代的到來。
以太坊的爭議與改革:從 The DAO 到以太坊 2.0
The DAO 被駭與社群分裂
以太坊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2016年6月,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The DAO」遭遇黑客攻擊,損失價值6,000萬美元的以太幣。這引發了以太坊社區的激烈辯論——是否應該通過修改區塊鏈代碼回復交易,追回被盜的資金?
最終,以太坊社區通過投票決定進行「硬分叉」,創建新的網路(即現在的ETH)恢復被盜資金,而少數反對者則繼續維護原來的網路(以太坊經典ETC)。
ETH 2.0:從 PoW 邁向 PoS
另一個關鍵的技術轉折,是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PoW)轉向「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這項被稱為「以太坊 2.0」的升級計畫,目的是為了大幅提升網路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時為以太坊未來的可擴展性鋪路。
為了推動這場轉型,V神積極在全球各地演講與倡議,包括多次前往亞洲、參與區塊鏈大會,並親自與開發者社群對話,推廣這項深具爭議但至關重要的改革。
V神 2025 最新動態
公益與社群:認養泰國網紅河馬 Moo Deng
2024 年底,Vitalik 在參加泰國以太坊開發者大會後,宣布認養泰國開考動物園的小河馬「Moo Deng」,並捐出 10 萬泰銖(約 30 萬美元) 支持園區打造新棲地。
他在 X 平台發文表示:「感謝泰國的熱情接待,這是我對 Moo Deng 和所有動物的敬意與支持。」
Moo Deng 在東南亞地區一度爆紅,甚至誕生了名為 MOODENG 的 memecoin,而 Vitalik 的捐款舉動不僅獲得社群熱議,也再次彰顯他推崇「人文關懷與科技發展並行」的信念。
參與社群:現身台北,深入開發者對話
2025 年,Vitalik 仍持續活躍於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發展與全球區塊鏈社群的對話中。
他近期專注於推動以太坊的 The Surge 升級,用來提高以太坊的交易吞吐量與分片技術的強化。
此外,V神積極參與全球區塊鏈活動,於 2025/04/01 參加在台北舉辦的 ETHTaipei 2025 大會,與亞洲開發者社群深入交流,分享對以太坊未來發展的洞見。
市場傳聞:「V神分手、專注以太坊」?
2024 年底,社群間曾流傳一則熱度極高的說法:V 神公開宣布結束一段感情關係,並表示將重新專注於以太坊發展。不少社群聲音將此視為以太坊迎來新動能的信號,也有聲稱他因戀愛分心導致 ETH 表現疲弱的說法。
然而經查證,該說法來源於社群平台的未經證實的截圖,Vitalik 本人並未在任何官方管道針對「分手與工作關聯」做出直接聲明。
相反,他在的群對話中提到:
「我沒有在過去一個月賣出任何 ETH,反而還增加了持有量。」
這類言論更顯示出他對長期發展的堅持與信心,也提醒我們,在區塊鏈這個資訊流動快速的領域,追蹤資訊來源與判斷真偽,永遠是使用者的基本素養之一。
V神推特

結語
Vitalik Buterin 的旅程證明:當天賦與執著結合,足以撼動世界。即使被冠上「V神」稱號,他依然保有對技術的純粹熱情,以及對世界的真誠關注——這或許正是他能不斷前進、持續創新的根本原因。
【呢喃貓商學院精選文章】
【2025 加密貨幣入門】0 到 100 教學攻略,立刻學會如何賺錢與控制風險
比特幣 BTC 是什麼?可以賺錢嗎?比特幣新手必備懶人包
比特幣減半是什麼?對幣價有什麼影響?下一次減半時間?
什麼是山寨幣?值得投資嗎?如何判斷山寨幣季節?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核心成員由幾位具有法人投資經歷的幣圈交易員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 連續 3 年獲動區評選台灣區塊鏈《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榜》(2023 年、2024 年、2025 年)
- 2025 年數位時代評選《2025 區塊鏈 30 大人物》
- 加密貨幣類排名第一 Podcast《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
加入呢喃貓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