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是什麼?完整解析去中心化網路與 2025 應用趨勢

Web3 是建立在區塊鏈與去中心化技術之上的新一代網路架構,核心在於讓使用者重新掌握自己的資料、身份與數位資產主權。這樣的轉變,正在改寫我們與網路互動的基本規則。
你真的「擁有」你在網路上的東西嗎?
每天使用社群平台、上傳內容、瀏覽資訊、留言互動,你知道這些資料最後都歸誰所有嗎?
答案通常是:平台,而不是你。
你在平台上建立的帳號、發表的創作、輸入的個資、參與的社群,其實都儲存在企業的伺服器裡。能否保留、修改甚至刪除,往往不是由使用者自己決定。這正是過去幾年逐漸被提出來的一個核心問題:我們能不能重新擁有我們的數位足跡?
Web3,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應。
Web1 → Web2 → Web3:三階段的網路演進
網路不是一夜之間長成今天的樣子,它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每一代都改變了使用者與網路之間的關係:
時代 | 核心特徵 | 角色 | 控制權 |
Web1(1990–2005) | 只讀(Read) | 網頁瀏覽者 | 企業 |
Web2(2005–2020) | 可讀寫(Read & Write) | 用戶、創作者 | 平台 |
Web3(2020–Now) | 擁有權(Read, Write & Own) | 用戶主導 | 用戶本身 |
Web1.0:只讀(Read)
早期網路以靜態網頁為主,使用者大多只是資訊的接收者,網站由開發者建構,內容單向傳遞、缺乏互動。那是一個「看得見、動不了」的時代。
Web2.0:讀與寫(Read & Write)
進入 Web2,用戶成為創作者,能夠發表文章、上傳影片、建立社群,帶動網路互動與平台經濟的快速成長。然而,這背後也出現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使用者雖然創造內容,但資料與帳號實際上是被平台掌控的。
目前主流的社群平台與內容服務(如 YouTube、Instagram、Threads 等)多由 Google、Meta 等私人企業營運。使用者的資料、帳號與發聲權利,皆儲存在這些平台的中心化伺服器上,最終控制權並不屬於用戶自己。
例如在 2023 年,知名實況遊戲主播「亞洲統神」因失言爭議,其頻道與內容遭平台全面下架。這樣的事件反映出 Web2 架構下,用戶即使貢獻大量內容,也無法真正掌握其命運。
Web3.0:讀、寫與擁有(Read, Write & Own)
Web3 的核心改變在於:「你自己擁有數據、身份與數位資產,不需仰賴任何單一平台。」
Web3 帶來的,不只是功能的升級,更是權力的重分配。它透過區塊鏈與去中心化技術,讓使用者能夠直接掌握自己的數據、數位身份與資產,不再依賴任何單一平台進行管理或授權。
在 Web3 架構下,帳號由用戶自行透過錢包生成,內容與紀錄儲存在區塊鏈或分散式儲存系統中,由使用者自行保管與控管。私鑰代表的是存取權,數據與資產真正意義上歸屬於用戶本人。
這樣的改變,不只是技術層面的革新,更是對網路治理模式的根本挑戰。它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一個使用者可以擁有、自主、參與的網路時代。
Web3是什麼?三大核心特徵
1|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傳統網路是中心化架構,資料集中儲存在單一伺服器;Web3 透過區塊鏈與分散式儲存技術,讓資料同時存在於多個節點,避免平台壟斷、單點故障與審查風險。
2|資料擁有權(Data Ownership)
用戶可以透過加密錢包等技術,自行創建數位身分,並保有所有權限。這不只是登入方式的變化,更是從「平台擁有你」變成「你擁有自己」。
3|無需信任與無需許可(Trustless & Permissionless)
不需要仰賴中介機構授權,也不需要先信任對方才能進行互動。Web3 建立在智能合約、共識機制與密碼學之上,讓交易與協作更公平、自主與透明。
Web3 如何入門?
隨著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的快速發展, Web3 產業已逐漸成為引人注目的領域,不只因為具有革命性的潛力,它也也帶來了豐富的職業機會和投資潛力。
與 Web3 產業相關的職缺十分多樣,需要的不只有資訊工程的專業。
除了開發技術工程師外, Web3 產業也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如:市場行銷、法律顧問、產品 PM 、金融、洗錢防制等各種專業人才。想進入這方面產業,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與專長選擇合適的職位,無需因缺乏技術背景而感到束手無策。
如果投入相關職缺的門檻太高,投資 Web3 項目也是參與 Web3 產業不錯的方法之一。加密貨幣市場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眼光轉向了區塊鏈項目和加密資產。
透過投資加密貨幣、參與新創投資、購買 NFT 等方式,投資者不僅可以獲得收益,還可以深入了解 Web3 技術與生態系,從而累積 Web3 產業的經驗和資源。
Web3 怎麼投資?
Web3 目前還在產業發展初期,或許你也想搶先進入投資成為市場的先行者。
對 Web3 投資,無異於傳統金融的創投,只是普羅大眾進入的門檻變得更低。不少的項目會藉由發行代幣來進行項目的籌資,我們僅需要創建好自己的加密貨幣錢包,藉由購買 Web3 項目的代幣,就可以投資有潛力的項目了。
延伸閱讀:【2025 加密貨幣入門】0 到 100 全攻略,一次搞懂 7 大必學重點!
然而,在 Web3 投資加密貨幣,與在股市投資股票還是有本質上的落差,持有加密貨幣並不會使你成為這個項目的股東,並且代幣依照各個項目方的設定,其收益也不一定會分配給代幣持有者。
延伸閱讀:投資加密貨幣的 4 大陷阱:股票投資策略為何不能套用在幣圈?
除了持有代幣以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另一種常見的 Web3 應用- DeFi ,透過建構在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使用傳統金融常見的商品,包含定存、放款、換匯、期貨、衍生性金融商品等等,以賺取相關的利息與報酬。
延伸閱讀:DeFi 是什麼?全面解析去中心化金融,顛覆傳統銀行的新勢力
Web3 詐騙手法
Web3 雖然前景可期,但由於門檻高、技術新,加上缺乏監管,近年也成為詐騙與攻擊的溫床。
🚨 近期常見的 Web3 詐騙手法:
- 假空投釣魚連結:冒充項目發送空投訊息,誘導用戶簽署危險合約。
- 模仿錢包官網下載頁:以假網站引導用戶下載植入惡意程式的錢包App。
- 代幣轉帳詐騙:利用類似代幣名稱進行誤導轉帳。
- 假DAO拉人頭:鼓吹高回報機制、假借社群名義吸金。
最後要提醒大家,每個 Web3 項目背後都可能充斥著巨大的潛在風險,甚至不少是披著科技創新外皮的 Web3 詐騙。
2023 年主要經營地區橫跨香港與台灣的 JPEX 加密貨幣交易所,因用戶在該平台之提領額度遭限額,並且提領手續費異常高昂,甚至無法提領,才爆出這起受害人數超過2000人,涉及金額高達1.66億美元的詐騙案。
因此在踏入加密貨幣的領域前,每位投資人都必須DYOR(Do Your Own Research),並且定期更新與追蹤市場的最新資訊。
但請不要因此對幣圈喪失信心,如同網路的興起也歷經過充滿泡沫與詐騙的 .com 時期, Web3 是一個充滿危機的環境,也是充滿著機會的領域。
延伸閱讀:2025 最新虛擬貨幣詐騙手法!如何識破詐騙並保護你的資產
常見問題FAQ
Q1:Web3 和區塊鏈一樣嗎?
不是。區塊鏈是 Web3 的底層技術之一,但 Web3 是一個更廣泛的網路架構概念,包含身份、數據、治理等整體設計。
Q2:使用 Web3 一定要買幣嗎?
不一定。許多 Web3 工具與平台(如錢包、DAO 論壇)都可以免費體驗。參與不等於資金投入,而是從理解、使用開始。
Q3:我該從哪裡開始接觸 Web3?
筆者建議可以從建立一個免費的 Web3 錢包開始,並嘗試登入去中心化平台,或參與 DAO 的公開討論。這樣能逐步理解整體運作方式。
Q4:Web3 真的比 Web2 更好嗎?
各有優缺。Web3 更重視資料自主性與公平性,但在使用體驗與普及程度上仍有待改善。目前仍是開發與實驗階段,但發展潛力明確。
結語
Web3 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產品,而是一場結構性的網路改變。它讓資料回到使用者手中,讓協作透明可信,讓網路不再是單向服務,而是共享共治的空間。
它不只關乎技術,而是關乎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網路未來。
若你想真正理解這場變化,不妨從一個小步驟開始。開啟錢包、加入社群、參與討論——每一步,都是重新奪回你在數位世界中主導權的起點。
【延伸閱讀】
EtherFi 卡是什麼?幣圈第一張鏈上信用卡全解析,邊刷邊賺、免賣幣也能消費!
混幣器的運作、風險與爭議:深入了解 Tornado Cash 隱私保護工具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團隊由「傳統金融機構從業者」與「區塊鏈領域研究專家」雙軌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決策。
- 連續 3 年獲動區評選台灣區塊鏈《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榜》(2023 年、2024 年、2025 年)
- 2025 年數位時代評選《2025 區塊鏈 30 大人物》
- 加密貨幣類排名第一 Podcast《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
加入呢喃貓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加密貨幣投資為高風險產品,投資人應自行閱讀相關風險及自身風險承受度決定是否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