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寬鬆是什麼?有正向幫助嗎?量化寬鬆對經濟與股市影響解析

分享給朋友

量化寬鬆是什麼意思?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是一種由中央銀行在特殊經濟情況下採取的非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在利率已接近零、傳統貨幣政策失效時,繼續刺激經濟成長。

其基本操作方式是由中央銀行大規模購買政府債券或其他金融資產,透過「創造貨幣」的方式,向金融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進而壓低利率、鼓勵貸款與投資、促進消費,最終刺激整體經濟活動。

QE 的核心目標包括:

  • 降低長期借貸利率,促進企業投資與民眾消費;
  • 提高銀行體系的資金量,讓銀行更有意願放貸;
  • 對抗通貨緊縮、推升通膨回到目標區間;
  • 在金融危機時期穩定市場信心,避免系統性風險。

量化寬鬆如何操作?

量化寬鬆(QE)的操作流程可分為幾個主要步驟:

Step 1:啟動 QE 決策

當經濟出現衰退或通縮風險時,中央銀行(如美國聯準會 Fed)會先評估貨幣政策工具,並決定啟動量化寬鬆(QE)。

此時央行會向市場宣布 QE 的實施目標、期間與預計購買的資產類型(如:政府公債或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MBS)。

Step 2:購買資產並注入流動性

中央銀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向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購買上述資產。

這些購買行為不依賴央行原本的資金,而是透過「創造新貨幣」來支付,也就是在金融機構的準備金帳戶中新增資金,這個過程雖被俗稱「印鈔票」,實際上多是電子帳戶操作。

Step 3:提高銀行體系資金與壓低利率

新注入的資金提升了銀行體系的準備金水位,擴大基礎貨幣供應,進而向整個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

隨著資產需求上升,價格上漲,收益率(利率)下降,尤其是長期利率會被壓低,降低企業與消費者的融資成本。

Step 4:刺激投資、消費與資產價格

低利率和充裕的資金環境有助於促進企業投資與消費支出。

隨著公債收益下滑,投資人可能會轉向風險性資產,如股票、公司債,帶動「資產組合再平衡」與「財富效應」,進一步刺激經濟。


總結而言,量化寬鬆(QE)是中央銀行透過購買資產創造貨幣,降低市場利率,擴大資產價格與信貸供應,以促進整體經濟成長的政策工具。

QE 是降息嗎?

量化寬鬆(QE)並不是降息。

雖然量化寬鬆(QE)與降息都是中央銀行刺激經濟的政策工具,但兩者在本質上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操作。

簡單來說,降息是一種傳統貨幣政策手段,而量化寬鬆(QE)則是當降息空間不足時所採用的「非常規工具」。

在經濟放緩或面臨衰退風險時,中央銀行通常會先調降短期政策利率,像是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藉此降低銀行間借貸成本,使企業融資更便宜、民眾貸款更容易,進而刺激消費與投資,帶動經濟復甦。這種方式主要透過「利率」這個價格工具,間接影響經濟活動。

然而,當利率已經降到接近零(稱為「零利率下限」Zero Lower Bound),傳統降息的刺激效果會逐漸消失,這時,中央銀行就會考慮啟動量化寬鬆政策

量化寬鬆(QE)是透過大規模購買政府債券或其他資產,把資金直接注入市場,增加銀行體系的流動性,進一步壓低長期利率。這不僅有助於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會間接刺激資產價格與投資信心。

換句話說,降息著重在「降低借貸成本」,QE 著重在「擴大貨幣供給」與「拉長利率曲線的寬鬆效果」。

雖然兩者目標都是讓資金更便宜、經濟更活絡,但操作方式與使用時機明顯不同。

因此,QE 並不是「另一種形式的降息」,而是在降息無效時央行用來「額外提供寬鬆力道」的特殊政策選項,補足傳統手段無法發揮作用時的空缺。

量化寬鬆與量化緊縮的不同

量化寬鬆(QE)與量化緊縮(QT)是中央銀行在不同經濟情境下,所採取的兩種相反方向的貨幣政策工具。

核心差異在於:QE 是注入資金、刺激經濟;而 QT 是抽回資金、為經濟降溫。

當經濟陷入衰退、通膨過低、或利率已經接近零無法再降時,央行會啟動量化寬鬆(QE)來達到壓低利率、提高銀行體系資金充足度、鼓勵企業與消費者借貸與支出的目標。這些資金進入市場後,會推升資產價格、帶動經濟成長,並間接刺激通膨回升。

相對地,當經濟過熱、通膨上升超過目標,央行便會進入量化緊縮階段,也就是所謂的「縮表」。在這個過程中,央行不再將到期債券的本金進行再投資(被動縮表),或乾脆主動賣出資產(主動縮表),將市場上的資金逐步抽回。

這會降低銀行體系的準備金,使市場資金變得更緊縮,借貸成本上升,最終達到壓抑消費與投資、緩解通膨壓力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緊縮(QT)對市場的影響通常比量化寬鬆(QE)更敏感,因為市場往往早已習慣了長期的低利率與高流動性環境。

一旦資金開始回收,資產價格可能下跌、投資信心轉弱,因此央行在執行量化緊縮(QT)時常常更為謹慎,偏向「慢慢收、漸進式退場」。

總結來說,量化寬鬆(QE)是經濟疲弱時的「打氣工具」,而量化緊縮(QT)則是當經濟過熱時的「降溫閥門」。

兩者雖為同一套政策工具的不同階段,但其對市場、利率、資產價格的影響方向卻截然相反。

量化寬鬆和通膨的關係?量化寬鬆有哪些缺點?

量化寬鬆(QE)雖然被設計為刺激經濟與防止通縮的重要手段,但實施後也伴隨不少負面效應,尤其在資產市場與貧富差距方面引發廣泛爭議。

根據中央銀行對於量化寬鬆政策的研究,首先,QE 增加市場資金流動性,雖能壓低利率、刺激投資,但也容易推升資產價格泡沫。以美國為例,自實施 QE 後,S&P500 指數屢創新高,其本益比(P/E Ratio)明顯高於歷史均值。

Shiller 所提出的經調整本益比(CAPE)顯示,2013 年的倍數相較於長期均值高出 26% 至 52%。類似現象也出現在房地產市場,2012 年後美國大都會區房價明顯反彈,西岸城市如洛杉磯與西雅圖漲幅超過三成,突顯資金推升效果。

其次,通膨壓力與資產價格飆升並非局限於美國。QE 的「外溢效應」導致大量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引發這些國家匯率升值、通膨上揚及資產泡沫問題。例如股市與不動產過熱、消費品價格上漲等,進一步加劇金融與經濟不穩定。

再者,QE 也被批評為加劇貧富差距。資產價格上漲使得資產持有者(多為高收入族群)受益,而薪資未明顯成長的中低收入者反而生活壓力加大。例如 2013 年,美國前十大富豪財富總額暴增超過 1,000 億美元,單是巴菲特每日資產增幅高達 3,700 萬美元。

總結來看,雖然 QE 能在危機時期發揮穩定經濟的效果,但其所引發的資產泡沫、通膨壓力、資金外溢與社會不均等問題,也提醒決策者實施政策時需謹慎拿捏力度與時機。

【精選文章】
經濟衰退是什麼?如何定義?對個人會有什麼影響?
牛市、熊市如何判斷?總體經濟、FED 降息與比特幣週期解析
非農就業數據是什麼?影響 Fed 貨幣政策的重要經濟數據
什麼是凱因斯理論?快速了解總體經濟學的凱因斯理論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核心成員由幾位具有法人投資經歷的幣圈交易員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呢喃貓商學院社群】

平台介紹
[Podcast]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千萬交易員Cryptor跟研究員Cetoz分享幣圈投資熱點&交易所送錢資訊,進幣圈小白最佳的吸收新知管道。
[Youtube]呢喃貓商學院新手實測直播、幣圈時事與空投實測。
[Pressplay]呢喃貓商學院:你的加密貨幣領航員如果覺得幣圈資訊量太大與零散,PPA週報會整理每週幣圈盤勢、潛力幣種、事件交易機會、埋伏嚕空投的優質項目等。
[Line社群]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社群對買賣加密貨幣有什麼疑問嗎?想找人一起討論幣圈賽道或交易機會嗎?可以填表申請加入呢喃貓商學院的免費社群,和研究員以及貓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給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