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正逆價差」曝光!一招判斷市場情緒,套利機會自己來

分享給朋友

正價差、逆價差是什麼?

期貨「正逆價差」曝光!一招判斷市場情緒,套利機會自己來

在金融市場中,尤其是期貨市場,正價差逆價差是同樣的概念,它們反映了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差異。理解這兩個概念,有助於投資人掌握市場預期、風險評估,甚至找到套利機會。

正價差(Contango)

當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時,市場呈現正價差。這通常發生在市場預期未來價格會上漲,或者因為持有期貨的成本(如利息、保險、倉儲費用等)被加進期貨價格所導致。

簡單舉個例子:
假設今天黃金現貨每盎司是1,900美元,但一個月後的黃金期貨合約價格是1,950美元,那麼這50美元的差距就是正價差。

逆價差(Backwardation)

相反地,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市場就出現了逆價差。這種情況多見於供應緊張或短期需求強烈,導致現貨價格飆升,而期貨價格尚未反映這種緊急狀況。

例如:
現貨原油價格是每桶80美元,但下個月的原油期貨價格只有75美元,這5美元的差距就屬於逆價差。

正價差過大反映了什麼?

當正價差過大時,表示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價格會比現在高很多。這可能源於以下幾個原因:

  1. 市場預期轉強:投資人認為未來供需會出現變化,例如商品供應緊縮或需求擴張。
  2. 情緒高漲:某些機構或投資者買入大量期貨合約推高期貨價格。

※風險提示:正價差過大有可能反映市場過度樂觀,若實際需求未如預期,則期貨價格可能會有修正。

正價差、逆價差如何套利?

當期貨與現貨之間出現明顯價格差異時,市場可能提供套利空間。

所謂「套利」,說白了就是同時買進與賣出兩個不同價格的標的,等價差收斂時平倉獲利。這種策略風險相對較低,屬於市場中性策略之一。

以下介紹兩種基本的價差套利策略:正價差套利逆價差套利,並針對操作上的實務限制進行說明。

正價差套利(買現貨、賣期貨)

當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市場處於「正價差」狀態,通常反映市場預期未來價格上漲、或包含較高的持有成本(如利息、保險、倉儲費等)。若這個價差過大,就有可能出現套利空間。

操作方式:

  1. 買入現貨商品(如股票、ETF等)
  2. 同時賣出期貨合約(價格較高)
  3. 等期貨到期,兩邊平倉,賺取價差收斂的利潤

獲利來源:

期貨與現貨價格隨時間推進通常會逐漸收斂。當期貨價格回落、現貨價格上升,投資人可從中獲取價差利潤。

在加密貨幣市場,這類機會更為常見,因其永續合約(期貨)市場常出現高正價差。除了基本的期現套利外,還可能透過資金費率(Funding Rate)獲得額外報酬。這類進階應用屬於延伸套利策略,詳情可參考相關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期現套利教學:低風險年化 10% – 50% 報酬|原理、風險、操作說明

逆價差套利(買期貨、賣現貨)

若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市場進入「逆價差」狀態,通常代表短期現貨需求強烈、或期貨市場對後市看空。這時可以考慮反向進行套利操作。

操作方式:

  1. 賣出現貨商品(價格較高)
  2. 同時買入期貨合約(價格較低)
  3. 等到交割日,兩邊平倉,從價差中獲利

獲利來源:

價差縮小或價格收斂時,現貨價格下跌、期貨價格上漲,從中間差價中賺取收益。

價差套利限制

舉例來說,現貨原油報價為每桶 85 美元,而下一月原油期貨報價為 81 美元,出現 4 美元逆價差。若最終兩者價格收斂至 83 美元,套利者可賣高買低,獲利 2 美元。

這類套利策略在實務操作上,面臨一個極大的挑戰——「現貨放空限制」

如果手中沒有現貨部位,想賣出現貨來套利,就必須進行融券放空操作,而這一步驟充滿現實困難與成本風險。 放空操作常見限制:

限制項目說明
券源不足市場熱門標的經常出現無券可借的情況,導致策略無法執行。
借券利率高熱門股票的年化借券成本甚至高達10%以上,直接吃掉套利利潤。
標的限制並非所有股票或 ETF 都開放融券與現股當沖,散戶受限更多。
券商規則不同各家券商對融券條件、額度限制不一,執行難度提升。
政策干預風險例如限空令、臨時管制措施,可能突然使套利策略中斷。

延伸閱讀:融券回補機制完整介紹:小心股票強制回補被軋空

實務套利注意事項:

  • 持有成本與稅負

手續費、交易稅、保管費、利息成本等,會直接侵蝕利潤。

  • 市場滑價與價格波動

即使理論成立,實際下單時可能因流動性不足導致損益出現偏差。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團隊由「傳統金融機構從業者」與「區塊鏈領域研究專家」雙軌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決策。

加入呢喃貓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

分享給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