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PEPE 大崩盤:創辦人跑路?團隊內鬥?怎麼找機會做空?

分享給朋友

發布日期:2023年8月29日

曾經風光一時,市值一度突破 10 億美元大關,被許多人視為新一代迷因幣龍頭候選的 PEPE,竟然在一天之內最多下跌了 28% ,而且創始團隊還傳出跑路醜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你收到利空的消息時,價格已經下跌了一大段,你又到底能不能做空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

事情要從台灣時間 8/25 的清晨說起,這個清晨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普通的早晨,但對重倉迷因幣的人來說,卻是浩劫的開端。

有經歷過 5 月的迷因幣狂潮的人,應該都對以歐美知名迷因「佩佩蛙」為主題的代幣 PEPE 不陌生。

雖然在經歷了那波狂潮之後,PEPE 下跌了不少,但整體上來說沒什麼太壞的利空消息。

而壞事總是來得那麼突然,大約在台灣時間 8/25 的凌晨四點多,就有鏈上分析師在 Twitter 上發文表示,屬於 PEPE 開發者的多重簽名錢包,將動用資產的門檻從 5/8 ,改成了 2/8 。

這是什麼意思呢?

多重簽名錢包是區塊鏈的錢包種類之一,它的特徵就是會限制該錢包內資產轉移的權限,如果你想動用這個錢包裡的資產,就必須有達到一定數量以上,擁有簽名權限的人授權簽名,才能使用錢包裡的資產。

就有點類似如果今天有個議會要通過某個預算,必須有一定比例以上的議員舉手表決通過,這個預算案才能通過實行一樣。

而 PEPE 的開發者就將他的 PEPE 放進了一個多重簽名的錢包裡,如果他想做任何舉動,例如取出代幣來砸盤,他都必須經過至少 ⅝ 的授權,才能動用裡面的 PEPE 代幣。

而他現在調整了多重簽名的授權限制,把原本需要5個人的授權,改成2個,這件事情就很有蹊蹺了,於是市場上就開始有人懷疑,他是不是想幹什麼壞事呢?

果不其然,過了一個小時,就開始有鏈上分析師發現,PEPE的官方團隊錢包,把他們錢包裡 62% 的 PEPE 移轉到了幣安交易所,這在當下價值大約有 1550 萬美元,雖然被幣安退回了 ¼ 的數目,但這仍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而這位鏈上分析師也質疑一點:如果多重簽名的錢包可以更改授權限制,降低授權門檻,那是不是代表,其實一開始這個錢包的權限就掌握在某個人手上?

雖然他認為移轉代幣並不代表要砸盤,但這次的行為仍然疑點重重。

但也不用再猜測,幣價給出了市場的反應。

就在移轉發生的當下,PEPE 的幣價直接砸穿了一大根。

社群也開始瀰漫著恐慌的氣氛,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項目方要 RUG,要跑路,要砸盤了。

通常來說,發生這種事件,項目方應該都會緊急出面澄清,可能說這是出於某種目的的正常行動 blah blah,但詭異的是,就在幣價一路狂跌的時候,項目方的官推完全沒有任何發文,也沒有任何聲稱是開發者的人出面澄清。

終於,社群坐不住了,團隊疑似倒貨的舉動惹怒了不少 PEPE 的持有者,於是就有人開始爆料 PEPE 創辦人的真實身分,甚至包括他的所有社交媒體資訊與錢包地址。

據爆料者的說法,開發者利用發行 PEPE 的收入,買了一輛價值8.6萬美元的藍寶堅尼。

在已經賺取這麼多的利潤的情況下,把一部分的利潤回饋給 PEPE 這個迷因的原始創作者,飲水思源應該也是人之常情。

但爆料者表示,PEPE 的開發者連一毛錢都沒給過原創者。

在事情發生的一天後,PEPE 官方才在 Twitter 上發布了一篇長文,向社群說明事情原委。

PEPE 官方的說法是這樣的:PEPE 初期團隊一直都有內部衝突,在項目發布之後,就開始出現意見分歧、不願簽名授權或無法取得聯繫,讓 PEPE 官方無法使用這個多重簽名的錢包。

而在 25 日,有 3 位前任的團隊成員偷偷登入了多重簽名錢包,偷走了錢包裡 60% 的代幣,傳到交易所拋售,然後從錢包的授權裡刪除自己的權限,切斷跟 PEPE 所有的關係,也把他們所有的社交帳號刪掉了。

他們留下的訊息一個:已更新多重簽名的授權,你現在可以完全控制這個錢包了。

對於這則公告,社群上看法各異,但最不爽的還是當初爆料 PEPE 開發者身分的人,他認為這 100% 是在鬼扯,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需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才發布公告。

不過可能還是有一部分人對這個公告是買單的,在文章發布後, PEPE 倒是應聲上漲了約莫 10%。

不論公告所說的事情原委是真是假,到這裡,整件事也算暫時告一段落了。

作為投資者,我們更關注的應該是利空消息爆發的當下,自己該怎麼解讀這個消息,以及判斷自己得到消息的時間到底還適不適合做空。

才能抓住這場 PEPE 的大利空事件,藉此獲利。

我們再來就來跟你分析一下這件事。

在利空消息爆發的一天之內,PEPE 最多下跌了 28% 以上,但對於亞洲地區的投資者來說,起床的時候大概已經下跌了不少。

以小編自己為例,早上9點多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跌幅已經來到了10%以上,在這種情形下,投資者實在是很難判斷到底該不該做空。

畢竟迷因幣下跌得快,但一旦有巨鯨介入,嘎空的速度也是快到手速跟不上。

但其實當下對於事件的判斷,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切入:

第一個是,觀察鏈上是否有巨鯨同樣在進行減倉。

我們可以再從鏈上數據分析平台 Lookonchain 的推文看到,在事件爆發後,過一小時,有巨鯨在鏈上交易所跟著倒貨。

而之後,也陸續出現其他巨鯨跟著倒貨,可見市場對 PEPE 的信心已經跌到了谷底。

第二個是,消息面上,團隊當時都還沒有出面解釋。

在事情爆發後一天內,團隊一直沈默不語。

OK,那在籌碼面上,我們看到了巨鯨持續減倉。

而以消息面來說,團隊在短時間內皆未發文平反。

這兩件事加在一起,讓這件事短期出現反轉的可能性相對不高。

這時,你可以再參考兩個面向,一個是你收到消息的時間點是什麼時候,處在資訊流的上中下游哪個階段,是否已經有很多人得到這個消息?

另一個是,技術面的情況如何,有沒有符合你設定進場條件的線型可以參考?

將這幾點結合起來去研究,可以更增加你判斷是否進場跟著做空的確定性,幫助你判斷當下到底適不適合進場跟著做空。

幣圈是變化迅速的市場,有很多機會也有很高的風險,呢喃貓投資團隊除了持續關注市場並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也歡迎有興趣想多了解的人一起入群交流。

Line 社群申請連結: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加密貨幣投資為高風險產品,投資人應自行閱讀相關風險及自身風險承受度決定是否投資。

分享給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