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是什麼?搞懂本益比,讓你不錯過下一檔特斯拉!

分享給朋友

本益比是什麼基本概念與分類

本益比(Price Earnings Ratio,簡稱 PE Ratio)是用來衡量一家公司股票價格相對於其每股盈餘( EPS )的倍數。

簡單來說,本益比代表了以現在的股票價格和公司獲利水準,多少年可以回本。

但實際上,這個回本時間大多數情況下僅有象徵意義,主要作為投資參考指標,因為每股盈餘會動態變化,且公司通常不會將全部盈利發放未股息。

如何計算本益比?本益比計算公式

本益比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

舉個例子:假設某公司目前股價為 100 元,每股盈餘為 5 元,那麼本益比就是 100 ÷ 5 = 20。也就是說,投資人願意用該公司 20 年的獲利去買這家公司的股票。

本益比的類型:過去式與未來式

本益比並不只有一種計算方式,根據所採用的盈餘數據不同,可以分為「歷史本益比」、「預估本益比」

歷史本益比:動態本益比 vs 靜態本益比

歷史本益比( Historical Price-to-Earnings Ratio ),計算方式有兩種:

  • 動態本益比

採用最近 12 個月的實際盈餘數據滾動計算更新,能更即時反映公司最新的獲利能力,又稱為「TTM 本益比」(Trailing Twelve Months)。

因為更新頻率高,時效性強,也稱其為「動態本益比」。

  • 靜態本益比

前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實際盈餘來計算,反映公司過去財年的獲利狀況。

只要新一年的財報未公布,則以前一個年度的數據為準。由於更新頻率慢,數據較為滯後,也稱其為「靜態本益比」

預估本益比:Forward PE 是什麼?

預估本益比(Forward PE):以市場或分析師對未來一年盈餘的預測來計算,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的期待。

本益比哪一種比較好?TTM 為何是主流?

最受歡迎、最常用的是「 動態本益比( TTM PE )」,因為其數據客觀,即時性強,無論國際還是台灣市場,已成為主流。

在分析成長型公司或預測未來表現時,預估本益比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美股市場。但預估本益比依賴分析師預測,數據不如TTM本益比客觀,容易因預期落空而失真。

本益比怎麼看?判斷合理區間與產業差異

本益比高,可以理解為回本時間太長,股價較貴;本益比低,可以理解為回本時間短,股價相對便宜。

本益比數字越大,代表股價越貴;數字越小,代表股價越便宜。

狀態本益比區間( 一般產業 )報酬率( 年化 )
低估10 倍以下10% 以上
合理10~20 倍5% ~ 10%
高估20 倍以上5% 以下

這是我們能經常看到的一個估值區間,但不同產業和不同成長性的公司的合理區間不同

  • 高成長科技股:本益比 20 ~ 40 倍甚至更高都可能合理。
  • 傳產或金融股:本益比通常10 ~ 15 倍較常見。

本益比的陷阱有哪些?別被數字騙了

本益比指標真正在使用時,卻沒有那麼簡單,難點在於如何判讀個股本益比高低背後的邏輯。

本益比越低越好嗎?

很多新手投資人會誤以為本益比越低越好,但事實上,單靠本益比高低來判斷股票是否值得投資,容易掉入陷阱。

2021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受疫情影響進入景氣階段,台股的超豐( 股票代號:2441 ),全年每股盈利( EPS )較 2020 年大幅成長,PE 最低點到 10 倍左右,但 2022 年就進入了產業去庫存階段,EPS 和股價都大幅回落。

圖片來源:Anue鉅亨

此案例中,PE 低僅顯示了 EPS 受產業影響的短期增長。

本益比越高越好嗎?

同樣也不能因為本益比表面很高就敬而遠之。

特斯拉( Tesla, TSLA )在 2020 年,由於 EPS 極低,本益比最高超過 1000 倍。隨著 2021 年 EPS 的快速增長,PE 卻大幅回落至 215 倍,股價卻在 2020 年到 2021 年間大幅攀升。

說明市場對特斯拉的成長性預期得到了部分兌現,且市場持續看好特斯拉的成長性。

延伸閱讀:EPS 多少合理?用 EPS、本益比找出績優潛力股

本益比的限制:本益比不是萬能指標

雖然本益比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指標,但它也有不少局限性:

獲利波動大時失真

有些公司盈餘大幅波動,導致本益比忽高忽低,難以準確評估公司價值。

一次性收益影響

若公司某年度因出售資產等獲得一次性收益,會讓本益比異常降低,容易誤導投資人。

不適用於虧損公司

當公司出現虧損時,本益比無法計算或失去意義。如 2019 年之前的特斯拉,連年虧損,無法使用該指標評估。

本益比該如何搭配其他指標使用?

聰明的投資人,會將本益比與其他財務指標搭配使用,例如:

  • 股價淨值比( P/B Ratio ):用來評估公司股價相對於帳面價值的高低。
  • 股利殖利率:觀察公司發放股利的穩定性與回報率。
  • 營收成長率、毛利率等:判斷公司成長動能與獲利品質。

只有綜合多項指標,才能全面評估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結論:本益比是投資路上的重要參考,但不是唯一依據

本益比作為評估股票價值的重要工具,雖然簡單易懂,但在實際應用時,必須搭配產業特性、公司成長性,以及其他財務指標一起考量。

切記,本益比高低並非絕對的買賣依據,只有深入了解其背後的意義,才能在投資路上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呢喃貓商學院精選文章】

【2025 加密貨幣入門】0 到 100 教學攻略,立刻學會如何賺錢與控制風險
2025 最新|股市入門必看!新手教學與免費資源懶人包
股票是什麼?是怎麼賺錢的?本文帶你掌握入門知識與投資技巧!
靠股票賺錢的人多嗎?投資股票賺錢是真的假的?數據解密投資真相
股票為什麼會漲跌?誰在控制股價?股價機制解析
年化報酬率是什麼?公式與投資案例一次搞懂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團隊由「傳統金融機構從業者」與「區塊鏈領域研究專家」雙軌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決策。

加入呢喃貓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

分享給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