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 1000 倍卻很便宜?本益比選股的實戰守則

分享給朋友

本益比高未必是高估,背後還有這些可能性

在我們《 本益比是什麼?搞懂本益比,讓你不錯過下一檔特斯拉!》一文中介紹過本益比的基本概念和估值區間,超過 20 倍屬於高估,低於 10 倍屬於低估。

但實際上這只是個基礎劃分,還需要根據產業特性,公司成長性等因素綜合判斷。現實中有 1000 多倍本益比的公司,但市場卻認為很便宜,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後面會用一個著名公司來詳細解釋。我們先來看一下哪些本益比高的企業可能不是高估:

本益比的公式當中,股價是分子,每股盈餘是分母。以下將分析不同類型公司,影響其本益比的原因

類型本益比高直接原因底層邏輯例子
高成長型公司股價(分子)上漲推高本益比盈利快速增長,投資人願為未來成長買單,推高股價及PEAmazon、Nvidia、台積電高速成長期
週期性產業低谷期每股盈餘(分母)縮小推高本益比盈利處於低谷,市場預期未來回升,現時PE虛高,週期回升後會下降鋼鐵、航運、石油(如埃克森美孚)
高毛利高護城河企業股價(分子)上漲推高本益比品牌或技術壁壘強,毛利高,市場給予溢價,反映長期競爭優勢可口可樂、LVMH

本益比低未必便宜,當心價值陷阱

同樣地,本益比低也不代表一定值得買進。以下幾種情況,你必須特別小心:

類型本益比低直接原因底層邏輯例子
衰退型或夕陽產業股價(分子)下跌壓低本益比行業萎縮,未來盈利堪憂,股價低迷,本益比低但風險大傳統印刷、DVD、煤炭
財務造假或會計操控每股盈餘(分母)人為拉高壓低本益比利潤虛增,實際經營有隱憂,本益比低是假象瑞幸咖啡
高負債高風險企業盈利尚可,本益比低,但有隱藏炸彈負債超高,現金流緊張,本益比低,但隨時可能暴雷恆大地產
週期性產業高峰期每股盈餘(分母)暴增壓低本益比處於景氣高峰,利潤暫時爆發,本益比極低,下行周期風險大航運、鋼鐵、原材料景氣頂峰時

本益比與成長性 —— 1000 倍本益比的特斯拉

市場對某公司成長性高的預期和該公司每股盈餘剛轉正還處於低位時,高股價( 分子 )和低每股盈餘 ( 分母 ) 會大幅推高本益比。

當預期開始兌現,每股盈餘( 分母 )快速增長,本益比也大幅下降。這是本益比健康的回落,而不是因為股價( 分子 )修正。

1000 多倍特斯拉你愛搭不理,200 多倍特斯拉你高攀不起

以特斯拉( Tesla )為例,2020 年本益比一度達到 1120 倍,但 2021 年降至 216 倍,股價卻在此期間從 235.22 美元漲到 352 美元 ( 均為拆股調整後數據 )。

圖片來源:Macrotrend
圖片來源:Macrotrend

特斯拉的 EPS 快速成長,帶動本益比自然下降,而非股價下跌。換句話說,若公司獲利能力持續提升,即使本益比當下很高,也可能並不昂貴。

2022 年,因為宏觀環境原因市場整體回調,特斯拉的每股盈餘仍在上漲的情況下,股價和本益比都經歷了大幅修正( 本益比降到 34 倍,股價最低 123 美金 )。

標題採用了誇張手法,說 200多倍的特斯拉「高攀不起」是為了告誡大家股價在上漲過程中還是要有部分止盈,及倉位再平衡的操作。 

不同行業本益比差異:產業特性決定本益比高低

本益比在不同產業之間有顯著差異,這與產業的成長性、風險、資本結構等因素息息相關。

科技產業本益比

科技產業如軟體、半導體等,成長空間大,市場願意給予較高本益比,常見 30 倍以上甚至更高。

金融產業本益比

銀行、保險等金融產業,獲利穩定但成長有限,本益比多半落在 10~15 倍之間。

傳統製造業本益比

傳統製造業如鋼鐵、紡織等,因為景氣循環影響大,本益比波動幅度大,長期平均值通常不高。

案例比較:雲端新創 vs. 傳產水泥廠

假設 A 公司為雲端服務新創企業,B 公司為老字號水泥廠。

  • A 公司股價 80 元、每股盈餘 2 元,本益比為 40;
  • B 公司股價 40 元、每股盈餘 4 元,本益比為 10。

表面上看,B 公司本益比較低,但若考慮產業特性與成長性,A 公司未來獲利有機會大幅成長,市場自然願意給予更高本益比( 比如特斯拉 )。

反之,B 公司雖然本益比低,但成長性有限,股價上漲空間也較小。

同行業本益比比較的重要性與方法

單看一家公司的本益比意義有限,正確做法是將同產業、同區域的公司本益比做橫向比較。

為什麼要同行業比較?

每個產業的本益比基準不同,直接跨產業比較容易產生誤判。

例如你想投資電動車產業,就應該比較特斯拉與其他電動車公司的本益比,而不是與銀行或食品公司相比。

如何進行同行業本益比比較?

  1. 先查詢目標公司所屬產業的本益比平均值。
  2. 將該公司本益比與產業平均值比較,判斷其高低是否合理。
  3. 若公司本益比高於同業,但成長性明顯優於同業,則高本益比可能是合理的。
  4. 注意本益比極端數值,進一步檢視背後原因( 例如一次性收入或支出影響短期盈餘波動,進而導致本益比過高或過低 ),避免單純以本益比做出投資決策。

模擬實戰場景

假設你評估一家新能源車電池公司 C,發現其本益比高達 60,遠高於傳統車用電池產業平均本益比 15。

這時就要進一步了解 C 公司技術是否具備突破性、未來訂單是否充足,以及產業發展趨勢,才能判斷這個高本益比是否合理。

結語

本益比只是投資參考指標之一,需結合公司成長性、產業特性與財務狀況綜合判斷,才能避免陷入誤區,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呢喃貓商學院精選文章】

【2025 加密貨幣入門】0 到 100 教學攻略,立刻學會如何賺錢與控制風險
2025 最新|股市入門必看!新手教學與免費資源懶人包
股票是什麼?是怎麼賺錢的?本文帶你掌握入門知識與投資技巧!
靠股票賺錢的人多嗎?投資股票賺錢是真的假的?數據解密投資真相
股票為什麼會漲跌?誰在控制股價?股價機制解析
年化報酬率是什麼?公式與投資案例一次搞懂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團隊由「傳統金融機構從業者」與「區塊鏈領域研究專家」雙軌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決策。

加入呢喃貓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

分享給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