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不是萬靈丹?從日本到美國,央行刺激經濟的侷限

分享給朋友

中央銀行是什麼?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中央銀行扮演著穩定經濟的重要角色。

無論是美國的聯邦儲備系統(Fed)、台灣的中央銀行,還是日本的日本銀行( Bank of Japan ),它們都透過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活動,影響物價、就業和經濟成長。

央行的角色

中央銀行是國家經濟的「守護者」,負責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以維持物價穩定和促進經濟成長。

而貨幣政策的轉向,表示央行貨幣政策由寬鬆轉向緊縮,或緊縮轉向寬鬆,這隱含著那些經濟涵義呢?

簡單來說,貨幣政策就是中央銀行透過調整利率、控制貨幣供應量等方式,影響市場上的資金流動和經濟活動。

這些政策通常分為兩大類:寬鬆和緊縮:

政策類型適用情境主要措施目標影響
寬鬆貨幣政策經濟疲軟、失業率高、通脹過低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刺激投資和消費,帶動經濟復蘇企業借貸成本降低,經濟活動增加
緊縮貨幣政策經濟過熱、通脹率過高提高利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過度消費和投資,避免物價失控借貸成本上升,經濟活動放緩

這兩種政策的切換,常常是經濟環境變化的結果,而當中央銀行從一種政策立場轉向另一種立場時,我們稱之為貨幣政策轉向

這種轉向可能帶來市場震盪,因為它直接影響投資者的預期和企業的經營策略。

貨幣政策工具有哪些?

中央銀行作為一國經濟的調控核心,擁有多元化的貨幣政策工具箱,主要分為以下兩大類:

中央銀行的傳統貨幣政策工具( 用於常規經濟調控 )

  • 利率調節:調整基準利率以影響借貸成本。
  • 公開市場操作:通過買賣政府債券投放或回收基礎貨幣以調控市場流動性。
  • 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改變銀行必須持有的準備金比例,影響貨幣供應。

中央銀行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 用於經濟危機或傳統工具失效時 )

有趣的是傳統工具都是可寬鬆,可緊縮的,如調高利率就是緊縮,降低利率就是寬鬆。

而上述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都是單向的,除了量化緊縮恰如其名之外,其他工具都是為了刺激經濟或挽救危機而設立的寬鬆的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的侷限: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轉向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轉向過程

自 1990 年代泡沫經濟崩潰以來,日本經濟陷入長期停滯,被外界稱為「失落的 30 年」。

在這段期間,日本政府與日本銀行( BOJ )為了刺激經濟成長,採取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包括零利率、負利率、量化與質化寬鬆( QQE )、以及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 )。

但在通膨明顯回升後,日本央行正式結束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逐漸提高利率、減少購債,開啟了緊縮貨幣政策週期。

關於日本結束負利率、YCC、QQE 決議公告(Source:BOJ)

日本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

日本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對「安倍經濟學」的實踐,日本經濟在系列政策的引導下,逐漸走出通縮陰影,通膨CPI 年增率)也長期超過了 2% 的目標。

但根據日本最新經濟數據,日本於 2025 年第一季度出現 GDP 負成長,顯示出經濟疲態。

雖然日本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對通膨由負轉正,促進就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經濟增長仍然呈現疲弱態勢,通膨也出現過猶不及的波動,可見貨幣政策效果不完全理想和穩定。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啟示

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效果表明,央行的貨幣政策對經濟僅起到引導作用,而非決定性作用。

要想真正解決長期的經濟問題,必須配合經濟和政治改革、技術革新等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變革。否則,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不夠理想或難以持續穩定。 

貨幣政策對生活和投資的影響:美國聯準會的寬鬆與緊縮

2020 年 COVID-19 疫情爆發後,聯邦儲備系統迅速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 0%,並推出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這一舉措讓許多美國家庭和企業在經濟停滯時獲得喘息空間,同時也刺激了股市上漲,因為投資者尋求更高回報的資產。

Source:Tradingview

K 線是美國標準普爾 500 指數,紅線是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紫線是美國聯邦基準利率。

2020 年,聯準會為了挽救經濟,將基準利率降到 0% 附近(紫線跌至 0),並開啟了大規模量化寬鬆( 資產負債表擴張,紅線升高 )救市。

在巨大的貨幣政策刺激下,美股從崩潰中迅速反彈,後來屢創新高。但在 2022 年 1 月份,聯準會為了管理失控的通膨,而在貨幣政策的轉向預期下,美股市場進行了為期近十個月的深度調整。

可見寬鬆政策並非萬能藥。過度寬鬆可能導致通脹壓力增加,甚至引發資產泡沫,2022 年,美國通脹率飆升至 40 年來的高點,這也是聯準會轉向的主要原因。

市場普遍認為是極度寬鬆的政策推高了商品和服務價格,讓美國民眾普遍感到了物價的壓力。

結語:理解貨幣政策的重要性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深刻影響經濟環境、物價穩定及個人生活。通過寬鬆與緊縮政策的調整,央行力求平衡經濟增長與通脹壓力。然而,政策並非萬能,需結合結構性改革方能實現長期穩定。

理解政策轉向及其影響,有助於投資者和公眾做出更明智的投資與理財決策,例如在低利率環境下選擇固定利率貸款購房,或對高利率貸款進行再融資,以更好應對經濟波動。

【呢喃貓精選文章】

【2025 加密貨幣入門】0 到 100 全攻略,一次搞懂 7 大必學重點!
2025 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排名 Top 5|合法平台比較+安全性分析
Fed 利率是什麼?5分鐘掌握投資利器
Fed 利率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貸款、存款與投資一次解析
Fed 升息還是降息?歷史案例揭示全球經濟的劇烈變化
升息一碼是多少?升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團隊由「傳統金融機構從業者」與「區塊鏈領域研究專家」雙軌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決策。

加入呢喃貓社群

分享給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