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年終獎金怎麼算?計算公式、標準、勞基法規定一次看懂!

分享給朋友

年終獎金是什麼?基本概念與常見迷思

年終獎金,是指企業在年終時,除了固定薪資之外,額外發放給員工的一筆非經常性獎勵。

根據勞基法第29條中規定:企業在年度結算有盈餘且員工全年無過失時,「應」發放獎金或分配紅利。

至於年終獎金之發放標準及方式,該法並無強制規範,宜由勞雇雙方協商之。

所以這筆獎金是否發放、計算方式與金額多寡,往往取決於公司的整體營運狀況、員工績效,或勞資雙方的契約約定。

因此,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領到年終獎金,也不是每個人領到的金額都相同。

參考連結:年終獎金及工資調整疑義


年終獎金的計算基準:是底薪還是總薪資?

不管你是剛踏入社會的新人,還是已經打滾職場多年的老鳥,

當公司宣布即將發放年終獎金的時候,你肯定對年終獎金的計算基準有過疑問。

而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其實就分為兩種:

以「底薪」為計算基準

這是企業間比較常見的作法,也是相對簡單的一種方式。

底薪是指勞資契約中約定的固定月薪,不包含加班費、伙食費、交通津貼等其他補助。

舉例來說:如果公司公告今年年終發放 2 個月。

而你的底薪為 40,000 元,那麼年終獎金就是 80,000 元(底薪 x 2 個月=年終)。

以「總薪資」為計算基準

總薪資指的是包含底薪與各類津貼、獎金,例如職務加給、全勤獎金、伙食津貼等。

如果公司採用的是這個方式,那你在計算時就必須將所有固定與變動收入加總

通常實際領到的金額,也會高於單以底薪計算的結果。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底薪是 40,000 元,加上各類津貼、加給,總薪資為 60,000 元 / 月。

今年度公司年終發放 3 個月,那你的年終就是 60,000元 x 3 個月共 180,000 元。

小提醒:

一般來說,大多數企業還是多半以「底薪」作為年終獎金的計算基礎

因為金額穩定、計算簡單,且能控制公司預算。

但實際情況還要依照勞動契約、公司公告或員工手冊為主,

建議讀者在入職當下或年終之前,留意公司相關規定,避免日後的權益受損。


年終獎金計算公式與實際案例

了解年終獎金是用底薪還是總薪資計算後,

要算出實際金額其實不難,上個段落也簡單示範過了。

其實只要掌握一個基本公式就能輕鬆搞懂。


年終獎金通用計算公式

年終獎金金額 = 月薪 × 約定發放月數

※這裡的「月薪」,要注意是「底薪」還是「總薪資」
提醒讀者在計算前,要依公司公告、契約或員工手冊上的規定為主。

實際案例解析

  • 案例一:任職滿一年

條件: 小明月薪(底薪)為 40,000 元,公司年終發放 2 個月。

計算: 40,000 元 × 2 個月 = 80,000 元

小結: 小明今年的年終獎金為 80,000 元


  • 案例二:任職不滿一年(未滿一年,超過三個月)

年終獎金通常會依「在職比例」計算,

即使不到一年,也可能領到按比例發放的年終。

條件: 小華於 2024 年 9 月 1 日入職,月薪(底薪)為 40,000 元,公司發放 2 個月年終

在職月數: 2024 年共任職 4 個月(9 月至 12 月)

計算:
40,000 元 × 2 個月 × (4 / 12) = 26,667 元

小結: 小華今年可領到約 26,667 元 的年終獎金。


  • 案例三:任職不滿三個月

多數公司會把試用期內的員工排除在年終發放名單之外,

因此「任職未滿三個月」通常無法領到年終獎金。

但也有些企業會象徵性發放一小筆獎金,

鼓勵新進員工的付出,不過金額通常低於一個月薪資。

如果你是在年底前才剛入職,建議在簽約或報到前,先向公司確認年終相關規定,
避免後續爭議。


一般公司年終幾個月?常見做法解析

雖然《勞基法》並沒有強制企業發放年終獎金,但多數公司仍會依據市場慣例與自身營運狀況給予員工鼓勵。

根據104人力銀行與市場調查,台灣多數企業的年終獎金,通常會落在 1 至 2 個月的範圍之內。

其中,最常見的是 1 個月,這種通常被稱為「保障年薪 13 個月」,這筆金額往往已經寫在勞動契約當中。

年終獎金的產業差異

前面的段落有提到,年終獎金的金額並非一成不變。

除了受公司獲利影響之外,產業類別也是影響年終多寡的最大關鍵

根據 104 人力銀行的調查,2024 年台灣企業平均年終為 1.12 個月,不過各產業之間的落差非常大。

參考連結:最新年終排行榜!金融業13連霸,長榮海運20個月、台灣虎航12.8個月創高

  • 高年終產業:金融業以平均 1.88 個月穩居冠軍(連續13年)

其次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光電業。

這類產業通常獲利穩定或受惠於產業趨勢,企業比較能給予員工豐厚的獎勵。

  • 低年終產業:住宿餐飲業(0.69 個月)、教育服務業(0.87 個月)及醫療服務業(0.99 個月)等,平均年終普遍不到一個月。
  • 特殊案例:有少部分公司因當年度營運大好,會發出數十個月的高額年終,例如疫情時的航運業,到近期的台灣虎航等公司,不過這些都屬於特殊個案,並不是市場常態。

相關新聞:虎航年終平均12.8個月創航空業新高 今年調薪4%


年終獎金何時發?會跟薪水一起發嗎?

台灣企業發放年終獎金最常見的時間點,一般是在農曆新年前。

在過年前發放年終獎金可以讓員工有更充裕的資金準備過年、包紅包,也帶有鼓勵一整年辛勞的意義。

不過也有少部分企業選擇在其他時間點發放,例如會計年度結束後,或是勞動契約中明訂的發放時間。

年終獎金會與薪水一起發嗎?

年終獎金的發放方式因公司而異,

但按照習慣,一般主要分為兩種:

  • 獨立發放:多數公司會將年終獎金與當月薪水分開,分別匯入員工銀行帳戶。

這樣可以讓員工清楚區分這兩筆款項,也有助於企業釐清帳務。

  • 合併發放:少部分公司會將年終獎金與最後一個月的薪水合併,一次發放到員工帳戶。

但這類型的發放方式較為少見,若讀者的公司屬於這種發放模式。

務必要在收到年終後,再次確認金額扣除該月薪資後,是否給足正確的數字。


年終獎金常見問題 Q&A

Q1:年終獎金有法律規定一定要發嗎?

A: 不一定。根據《勞動基準法》,年終獎金並不屬於雇主必須發放的工資。
除非在勞動契約或公司內部的工作規則中有明文規定,否則企業可以依照營運狀況自行決定是否發放。

Q2:年終獎金要繳稅嗎?

A: 要。根據《所得稅法》第14條年終獎金屬於「非固定薪資」,需依法課稅。
若年度累計的非固定薪資(如年終、三節獎金等),自2024年起若超過88,501元,雇主需預扣 5% 所得稅;如果未達此門檻,雖然不用預扣,但仍須在隔年報稅時列入綜合所得。

Q3:年終獎金什麼時候發?

A: 勞基法未規範年終獎金的發放時程,主要由公司自行決定。
在實務上,多數台灣企業會選擇在農曆新年前發放,作為慰勞與激勵,也方便員工準備過年開銷。


【精選文章】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核心成員由幾位具有法人投資經歷的幣圈交易員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加入呢喃貓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加密貨幣投資為高風險產品,投資人應自行閱讀相關風險及自身風險承受度決定是否投資。

分享給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