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溢酬 Risk Premium 是什麼? 公開投資老手私藏的財富密碼!

分享給朋友

風險溢酬是什麼?

風險溢酬Risk Premium,又稱風險貼水)是指投資人為了承擔額外風險,所要求的額外報酬補償。簡單來說,當投資人選擇將資金投入風險較高的資產,如股票或高收益債券,而非風險極低的資產(如政府公債或定存),他們會期望獲得一筆高於無風險利率的報酬,以補償潛在的損失風險,這筆超額報酬即為風險溢酬。

舉例來說,將資金存入銀行可獲得固定利息,這屬於無風險報酬;但若選擇投資股票,則面臨股價波動、虧損等風險,因此投資人會要求更高的回報來彌補這些不確定性。風險與報酬成正比是金融市場的基本原則,也正是風險溢酬的核心概念。

風險溢酬怎麼算?風險溢酬公式

在評估資產投資價值時,風險溢酬公式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中,最常見且廣泛應用的模型就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CAPM 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方式來估算投資人對於風險的補償要求,計算公式如下:

CAPM 風險溢酬公式(Risk Premium 公式)

此公式說明:一項資產的預期報酬,扣除無風險利率後,其風險溢酬應與資產的 Beta 值及市場風險溢酬成正比。

無風險利率(Rf)

無風險利率是指幾乎沒有違約風險的投資報酬率,常用作基準報酬。實務上,最常見的無風險資產包括:

  • 美國3個月期國庫券利率
  • 台灣中央銀行發行的短期公債
  • AAA等級國債利率

這些資產因風險極低,成為計算風險溢酬時最常使用的參考利率。

市場風險溢酬(Market Risk Premium)

市場風險溢酬E[Rₘ] – Rf,代表整體市場(例如標普500或台灣加權指數)預期能帶來的超額報酬率,是投資人願意承擔市場風險所要求的額外報酬。

這個數值可透過以下方式估算:

  • 歷史平均報酬差異(如長期股市年化報酬率 – 無風險利率)
  • 股指期權的隱含波動率
  • 投資機構或財經顧問的市場預測報告

市場風險溢酬查詢可透過 Bloomberg、Morningstar、Reuters 等財經平台獲得最新數據。

Beta 值(βᵢ)

Beta 值是衡量資產對整體市場報酬變動的敏感程度。它是 CAPM 模型中極為關鍵的一環,直接影響個別資產的風險溢酬大小。

  • β > 1:資產波動大於市場,風險高,潛在報酬也較高
  • β = 1:資產波動與市場相同
  • β < 1:資產波動低於市場,屬於低風險資產

因此,透過 Beta 的高低,投資人可以判斷資產的風險等級,進一步評估是否值得追求相應的風險貼水

風險報酬怎麼評估?

在評估風險溢酬(Risk Premium)時,可以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加以理解。

簡單來說,風險溢酬就是投資人為了承擔額外風險而要求的補償;如果選擇承擔更多風險,理論上就應該期待獲得更高的報酬,否則就不值得冒險。

同樣地,當我們將風險轉嫁給他人時,例如購買保險或聘請專業投資顧問,實際上也是在為減少自身風險而支付額外成本。風險溢酬評估的關鍵,就在於判斷這些報酬或代價是否合理。

然而,實際操作上,衡量風險與報酬的關係並不容易。承擔一單位風險,到底能帶來3%的超額報酬還是 5% 的超額報酬?這通常無法精確預測,往往只能根據過往市場數據、經驗法則和歷史平均報酬來進行判斷。

雖然理論上,承擔越高風險應該帶來越高回報,但現實市場中並不總是完全對等。許多因素,如市場情緒、經濟週期或流動性問題,都可能讓高風險投資未必帶來預期中的高報酬。

因此,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建議以「先評估風險,再考慮報酬」的原則來思考。雖然未來的報酬無法保證,但我們可以確保自身所承擔的風險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這也是做好風險管理、合理設定風險溢酬預期的重要基礎。

如何計算風險報酬比?

在評估投資效率時,「風險報酬比」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指標。它能幫助投資人判斷,在承擔風險的同時,實際獲得了多少超額報酬。學術與實務上最常用來衡量風險報酬比的工具包括夏普比率(Sharpe Ratio)與索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

這些指標的核心概念在於:以風險為代價,衡量每單位風險所帶來的回報價值。在這些計算中,「波動率」通常被視為風險的代表,用來量化資產報酬的不確定性。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夏普比率是由經濟學家 William Sharpe 提出,用來衡量一項投資每承擔一單位總風險(標準差),所能產生的超額報酬。其計算公式如下:

夏普比率越高,表示投資每承擔一單位風險所獲得的報酬越多,投資效率越好。這個指標特別適用於評估整體風險(包含上漲與下跌)的資產或組合表現。

索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

索提諾比率是夏普比率的延伸版本,進一步聚焦於「下行風險」,也就是資產實際發生虧損的機率與程度。這在許多投資情境中,比單純看總波動更貼近投資人的風險感受。其計算公式如下:

索提諾比率可以視為「調整過後的夏普比率」,排除了報酬上漲造成的波動,讓風險衡量更符合保守型或穩健型投資人的需求。若兩個資產的夏普比率相同,但一者的下行波動率較小,其索提諾比率會更高,代表報酬品質更佳。

講解完風險報酬比的基本概念與計算公式後,我們接下來透過一個實際的投資案例,來看看在不同資產(如 TQQQ 與 QQQ)中,夏普比率(Sharpe Ratio)與索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如何幫助我們判斷報酬是否足以合理補償所承擔的風險。


風險報酬比案例分析(Sharpe Ratio & Sortino Ratio)

這裡我們以兩檔知名 ETF——TQQQQQQ 為例。QQQ 是追蹤 Nasdaq-100 指數的標準 ETF,而 TQQQ 則是它的三倍槓桿版本,每日目標是放大 QQQ 的漲跌幅達三倍。雖然 TQQQ 的報酬表現更亮眼,但伴隨而來的風險與波動也更劇烈,正好適合用來說明風險報酬比的重要性。下表為近十年TQQQ和QQQ的各項數據:

指標TQQQQQQ
年化報酬率(CAGR)31.46%17.63%
標準差(波動率)58.22%18.78%
最大回撤(MDD)-79.08%-32.58%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0.730.86
索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1.191.39

Source: portfoliovisualizer

儘管 TQQQ 提供較高的報酬,但若將其風險因素納入考量,投資效率就沒那麼亮眼了。

夏普比率比較

夏普比率衡量每承擔一單位總風險所獲得的超額報酬:

  • TQQQ:0.73
  • QQQ:0.86

結果顯示,QQQ 的報酬/風險效率更高,代表在整體波動下,QQQ 為投資人創造更多可預期回報。

索提諾比率比較

勒納比率只關注「下行風險」,也就是虧損風險,是較符合投資人實際風險偏好的指標:

  • TQQQ:1.19
  • QQQ:1.39

雖然 TQQQ 提供更高的報酬潛力,但其極高的波動與回撤風險,讓投資效率明顯遜色於 QQQ。透過夏普比率與 Sortino Ratio 的比較,投資人可以更科學地評估資產的實質投資價值與穩健程度。這個例子再次驗證了一個關鍵觀念: 風險報酬比才是衡量投資價值的關鍵,而不是單看報酬率高低。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核心成員由幾位具有法人投資經歷的幣圈交易員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加入呢喃貓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

分享給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