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是什麼?如何做好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就是把手上的錢,分散配置到股票、債券、基金、不動產等不同投資商品,盡可能降低風險,提升報酬的投資策略。
你可能會想,資產配置是不是有錢人在做的?
但事實上,資產配置並不限於專業投資人士。
如果你不希望一次股災就重挫投資績效,或是急需用錢的時候,得忍痛砍在阿呆股,那你就需要做好資產配置。
本文的目的是探討為什麼我們需要進行資產配置,以及如何透過資產配置來發揮最大的投資效益。
我們將探討不同的資產配置策略,強調資產配置對於風險管理和長期投資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會了解一些常見的資產配置錯誤,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資產配置是什麼?
資產配置是一種投資策略,目的是把資金分配到不同類型的資產,如股票、債券、現金、不動產等,在降低資產波動的同時達到投資目標。
不同資產類別的特性
不同類型的資產擁有不同的特性和風險回報概率,這也是資產配置的基礎。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資產類別:
股票
代表持有一家公司的所有權,有機會獲得股息和資本增值。但股票市場波動性高,風險相對較大,也是最主流的配置標的。
以台股為例,假設在 2003 年初將 10,000 元投入 0050,並將股息再投入,持有到 2023 年 7 月,一共 20 年的期間,10,000 元將會變成 81,708 元!(參考臺灣50指數歷史資料)
若同期投入美股具大盤代表性的 VTI,10,000 美元將會變成 80,647 美元!
債券
是借出資金給政府或公司的債務工具,持有期間可獲得固定利息,到期後可贖回本金。一般來說債券的風險較低,適合保守型投資人。
假設在 2003 年初將 100美元投入 TLT(美國長天期公債 ETF),持有到 2023 年 7 月一共 20年的期間,10,000 美元將會變成 22,179 美元,可以看出同樣的持有期間,報酬落後 VOO 不少。
在投資組合內配置部分債券,將可以大幅提升投資組合的穩健程度:股債搭配的回測績效

房地產
你可以買房收租,或是賺取房價升值的買賣價差。但房產的財務槓桿較大,以自備款兩成的案例來說,相當於開了五倍槓桿,一買入就會占總資產相當大的部位。
各地區不動產的價格差異極大,無法完全客觀衡量,因此我們參考國泰建設頒布的房價指數,做為台灣預售屋價格的代表性指標。
指標從 2000 年初約 50 點攀升到 2023 年初的 130 點,側面印證了台灣的房市榮景。

Source:財經 M 平方
不過房地產也並非只漲不賠,在過往房市仍經歷過多次房市循環,包含 SARS 危機、2008 年金融海嘯、聯準會縮表等原因進入房市下修期。
定存和活存
直接把錢存在銀行活儲帳戶,或做定期存款。優點是保本且流動性高,風險極低,適合作為緊急預備金、日常開支使用。
且台灣設立了存款保險機制,即便銀行倒閉(雖然不太可能)也能享有最多 300 萬的保額。
缺點也十分明顯,就是打不贏通膨。
我們直接依照台灣銀行 2023/06/30 的牌告利率來看,做滿 3 年的定存只有 1.66% 的年利率。

而用來衡量通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預估年增率卻有 2.26%,這一來一往的差距就導致錢成長的速度跟不上物價的漲幅。

虛擬資產
虛擬資產是近幾年很熱門的投資工具,像是:比特幣、以太幣、狗狗幣。
其中以比特幣為首,從不到 1 美元的價格上漲至破萬美元,是近幾年成長最快的資產類別之一。

雖然虛擬資產常有暴漲暴跌、割韭菜的負面印象,但由於跟傳統資產的走勢相關性低,適當配置可以優化整體報酬。
耶魯經濟學家 Aleh Tsyvinski 曾出具一份研究指出,最佳投資組合應包含至少 6% 的比特幣,即使是反對比特幣的人也應該保持至少 4% 的 BTC,就算你是最強烈的反對者,最好也將資產中的 1% 投資在這個領域,以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
以一個剛接觸加密貨幣的投資人而言,可以嘗試配置 5 %內的比特幣,等你更了解加密貨幣的價格走勢、市場特性後再嘗試加大部位。
延伸閱讀:為什麼你應該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
建議先從比特幣開始,並且挑選全球前 10 大的交易所買賣,資金安全比較有保障。
2023 年精選 5 大加密貨幣交易所,新手交易所選擇懶人包
資產配置的優勢
提升投資組合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
資產配置的主要優勢之一,是能夠提升投資組合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透過將資金分散投資於不同的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等,可以有效降低特定資產所帶來的個別風險。
當某一個資產表現不佳時,其他資產可能表現良好,從而減輕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增加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避免資產集中化帶來的潛在風險
若將大部分資金集中在單一資產或產業中,將面臨高度集中的風險。
例如,若整個投資組合主要由某一家公司的股票組成,當該公司遇到困境時,投資組合將遭受重大損失。
透過資產配置,投資人可以避免過度集中資產,降低因單一資產或行業表現不佳而產生的潛在風險。
例如長榮在疫情期間一度飆漲 20 倍,在疫情後也面臨劇烈修正,從接近 583 點的歷史高位下修超過 80%,如果重壓單一個股就有這樣的風險存在。

增加資產長期增值機會
資產配置的長期目標是實現資產的增值。根據不同資產類別的特性,一些資產可能在某些時期表現較佳,而在其他時期表現較差。
通過動態地調整資產配置,投資人可以把握市場的機會,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更好的回報。
資產配置對於資金規劃的重要性
在個人財務規劃或機構資金管理中,資產配置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透過合理的資產配置策略,可以更好地達成短期和長期的財務目標,包括退休規劃、子女教育基金、慈善捐贈等。
總結來說,資產配置是一種幫助投資人實現投資目標、降低風險並增加長期回報的有效方法。通過分散投資、避免資產集中化,資產配置能夠提升投資組合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為你帶來更多的投資效益。
不同的資產配置策略
資產配置策略是根據不同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制定的,每種策略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適用情況。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資產配置策略:
股債搭配的回測績效
你應該常聽到,要追求高報酬就買多一點股票,要追求穩定就買多一點債券,甚至有股 7 債 3,股 6 債 4 這樣的說法,以下我們直接來看實際的案例。
在回測中,我們使用 VTI 和 TLT 來組成投資組合:
- VTI(股市): 由美國 Vanguard 公司發行(先鋒集團),是全球第 4 大的 ETF,標的分散,可代表美國股市的整體報酬。
- TLT(債券):是由由美國 iShares(安碩)發行,投資於美國長天期公債 ETF,在股市空頭時有抗跌的避險效果。
投資組合 | 股票比例(VTI) | 債券比例(TLT) |
All in 股市 | 100% | 0% |
股 8 債 2 | 80% | 20% |
股 6 債 4 | 60% | 40% |
這三檔投組從 2002 年初到 2023 年 7 月的回測績效如下:
投資組合 | 年化報酬(CAGR) | 最大回撤 | Sortino Ratio |
All in 股市 | 10.67% | 50.84% | 0.98 |
股 8 債 2 | 9.90% | 38.08% | 1.12 |
股 6 債 4 | 8.80% | 26.85% | 1.18 |

可以看到,雖然歐印股票的投組獲得最高的投資收益,但最大回撤是驚人的 50.8%!(2008 年金融海嘯)
相對的,保守的股 6 債 4 組合,雖然年化報酬較低,但最大回撤幾乎少了一半。
如果你無法承擔 50% 的回撤,即使歐印股市的收益較高,也會砍在阿呆股而吃不到後續的報酬。
Sortino Ratio
最後一欄的 Sortino Ratio 是衡量投組的重要指標,Sortino Ratio 的比率越高,代表在承擔相同的下行風險之下,能獲得更高的超額報酬。
使用 Sortino Ratio 的好處在於更好衡量投資組合的穩定性,舉個直觀的例子:
假設有 2 個投資組合
投組A:過去 3 年的績效表現是:+100%、+100%、+250%
投組B:過去 3 年的績效表現是:+100%、-50%、+900%
本金 | 第 1 年結餘 | 第 2 年結餘 | 第 3 年結餘 | |
投組A | 100 | 200 | 400 | 1,000 |
投組B | 100 | 200 | 100 | 1,000 |
雖然最後獲得相同的報酬,但投組 A 的績效表現顯然更為穩定。
此外,股債均衡搭配的投資組合也獲得較高的 Sortino Ratio,顯見在績效表現上更加穩定。
資產配置的執行方法
資產配置是一個策略性的投資過程,實行時需要謹慎思考和分析。以下是資產配置的關鍵要點:
分散投資:降低單一資產風險
資產配置的首要原則是分散投資。意思是將資金投資到不同的資產類別或市場,來降低單一資產帶來的風險。
例如,以整體的視角來看可以將資產投資到股票、債券、不動產等不同屬性的市場。而在股票市場裡,又可以把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個股,避免單壓一個市場、一隻個股的風險。
定期再平衡:保持資產配置比例
市場波動會導致資產的價值變動,進而導致投資組合的比例偏離原來的設定。
定期再平衡(Rebalance)是資產配置的重要步驟之一,通過定期調整投資組合,使比例回到原先設定的目標,這樣可以確保投資組合符合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例如原先設定股票 80 %、債券 20 %的投資比例,由於市場進入熊市,股票大跌、債券小跌,導致資產佔比傾斜為股票 70 %、債券 30 %。
此時就需要進行再平衡,賣出債券、買入股票來調整回 80:20 的比例。
再平衡的方法又分為定時再平衡,或是偏離到特定比例就手動執行再平衡,其各有優劣。但無論如何,可以設定在半年到一年以上再執行,避免過度交易反而付出過高的手續費,拖累整體績效。
了解資產特性和市場環境:避免盲目投資
不同的資產在不同的市場狀況下表現不同,且過去的表現不代表未來的績效,應該避免盲目跟隨熱門趨勢。
監控投資組合:隨時調整
資產配置並不是一次性的決策,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投資人應該定期監控投資組合的表現和市場變化,並隨時做出必要的調整。
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環境都可能發生變化,因此調整資產配置策略是必要的,以確保投資組合始終保持與目標一致。
考慮稅務影響:避免不必要的稅負
在進行資產配置時,需考慮稅務影響,避免不必要的稅負。
例如許多人喜歡購買的高股息 ETF,就存在稅負的隱形成本。
在台灣投資股票「資本利得」是不需要繳稅的,也就是你買賣股票,除了交易手續費和證交稅以外,是沒有其他成本的,但是在台灣配息的「股利所得」就需要納入綜所稅申報。
常見的資產配置錯誤
雖然資產配置是一個有助於達成長期投資目標的有效方法,但在執行過程中,投資人可能會犯一些常見的錯誤。這些錯誤可能導致投資組合的不穩定和低回報。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資產配置錯誤:
過度集中投資:風險高且缺乏多樣性
過度集中投資是指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少數幾個資產,這樣會導致投資組合的風險過高且缺乏多樣性。
當這些特定資產表現不佳時,整個投資組合就會遭受重大損失。避免這個錯誤的方法是通過分散投資到多種資產類別和區域,以降低單一資產風險。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分配在相關性低的資產才有分散風險的效果,白話來說就是雞蛋不能放在同個籃子裡。
舉個例子,如果你同時投資在統一和全家,由於兩間都是超商業者,兩者傾向於同漲同跌,當民生不振時,很可能兩者會一起下跌。
過度擇時交易:不合理的殺進殺出
指投資人根據短期市場波動頻繁買賣的行為。這樣的投資行為往往是基於情緒或短期預測,容易受到市場情緒和媒體報導的影響。
然而,頻繁的殺進殺出通常會導致交易成本增加,並且難以獲得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相反,資產配置的目標是長期投資,避免因為短期波動而做出過多的調整。
忽略風險:無視風險管理
有些投資人可能忽略對風險的評估和管理,而只關注預期回報。然而,俗話說高風險高報酬,不合理的承受風險可能導致損失超出預期。
在進行資產配置時,投資人應該衡量自己的風險偏好,並確保投資組合的風險水平符合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
資產配置與時間的關係
投資人的時間規劃
資產配置的第一步是明確投資目標和時間規劃,時間規劃將影響投資的持續期限和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人應該清楚地知道他們希望在何時實現特定的財務目標,如買房、買車、退休、子女的教育支出。
長期投資目標通常可以承受較高風險,而短期目標則需要更保守的投資策略。
如果你預期 3 年後就要付出買房的頭期款,這筆錢可能就不適合投入股票市場。原因在於,雖然股票市場長期向上,但 3 年內還是會有上下波動,如果在崩盤時需要賣股買房,就錯過在低點抄底的機會,違背長期投資的本意。
長期投資與長期增值
資產配置強調長期投資和長期增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資產可能會產生複利效應,長期投資有助於充分發揮複利的力量,從而實現更好的增值效果。
結論
資產配置是一個重要且有效的投資策略,旨在實現投資人的長期目標、降低風險並增加回報。通過將資金分散投資於不同的資產類別和區域,資產配置可以提高投資組合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同時利用市場機會實現長期增值。
在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時,首先需要考慮個人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適合的資產配置策略應該根據投資人的需求和偏好來制定,並考慮到不同生命階段和時間規劃。
優勢與效益方面,資產配置可以降低單一資產風險、避免過度集中投資、增加長期增值機會,並有助於更好地規劃和管理資金。
然而,投資人在執行資產配置時需要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如過度集中投資、市場定時、忽略風險等。定期再平衡和時間的應用是確保資產配置策略有效和穩健的重要措施。
通過適當的資產配置策略,投資人可以更好地實現長期財務目標、降低風險並增加投資效益。
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Line社群
幣圈是變化迅速的市場,有很多機會也有很高的風險,呢喃貓投資團隊除了持續關注市場並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也歡迎有興趣想多了解的人一起入群交流。Line社群申請連結: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