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入門介紹:一文了解美國 GDP 指標、經濟衰退、與停滯性通膨

GDP 是什麼 ?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或一季),一個國家境內所有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量和活力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可以通俗理解為:
GDP ≈ 一年內全國所有「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
「最終」的意思是剔除掉中間環節成本,例如原物料的價值,避免重複計算。
GDP 概念至關重要,要理解停滯性通膨和衰退的意義,首先需要掌握 GDP 的基本概念。以美國為例,要檢視 GDP 的詳細數據,可以至美國經濟分析局 BEA 官網 GDP 資料統計入口上查看。
GDP 怎麼算?GDP 統計方式
一般 GDP 主要採用三種計算方法:
- 生產法(增值法):統計各個產業創造的增加值總和。
- 所得法:統計各生產要素(勞動、資本、土地等)獲得的所得總和。
- 支出法:統計社會各部門(家庭、企業、政府、國外)對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支出。
本文僅討論美國的 GDP ,美國通常採用支出法計算 GDP,其公式為:
(出口-進口) 即為淨出口,進口會抵消非美國生產的產品支出部分,例如個人消費支出中包含中國進口的日常用品支出,這樣可以更好地衡量國內生產總值。
由於美國長期出口額小於進口額(貿易逆差),因此淨出口項對 GDP 的貢獻常年為負。川普政府推行關稅政策,旨在振興本土製造業,目的是減少貿易逆差,進而改善淨出口對 GDP 的拖累。
相關統計方法也可以參考 BEA 製作的 GDP 科普海報
GDP 多久發布一次?GDP 的發布週期
BEA 每季發布一次美國 GDP 資料,初值、修正值與終值分三次公布,以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 初值:於每季結束後的次季第一個月月底公布。
- 修正值與終值:分別於次季第二個月、第三個月月底公布。
初值至最終值的準確度依次提高,時效性則依次降低,市場最關注的是最具時效性的初值。
美國 GDP 官方統計機構──美國經濟分析局( BEA )簡介
美國經濟分析局( BEA ,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是美國商務部轄下的官方統計機構,主要負責蒐集、編製和發布美國的國民經濟帳戶資料,包括 GDP 、個人收入、企業利潤等。
BEA 的主要職責
- 編製和發布美國 GDP 資料
- 統計國民收入與支出
- 監測地區經濟發展
- 提供國際收支和投資資料
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的區別
名目 GDP 是什麼?
名目 GDP( Nominal GDP ) 是用當期市場價格計算的 GDP ,未剔除物價變動的影響。它反映的是「帳面上的經濟總量」,但無法真實反映經濟成長的實際情況,因為價格上漲(通貨膨脹)會導致名目 GDP 上升,即使產出沒有增加。
實質 GDP 是什麼?
實質 GDP(Real GDP)是用某一基準年的價格計算的 GDP ,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影響,更能反映經濟的真實成長。實質 GDP 的變化主要反映產出的增減,而非價格的波動。
BEA 在計算年度 GDP 成長和增速時使用的是實質 GDP,BEA 製作的 GDP 科普海報上亦有說明。
因此,在停滯性通膨期間,名目GDP即使為正值,實質 GDP 仍可能出現負成長。
時間 | CPI 同比漲幅(約) | 實質 GDP 增速(年化) |
1974 Q3 | 12 % | - 3.9 % |
1974 Q4 | 12 % | - 2.1 % |
1975 Q1 | 11 % | - 4.8 % |
1974~1975 年美國: CPI 同比漲幅高達 12 %以上,實質 GDP 出現負成長。
名目 GDP vs 實質 GDP
假設 2020 年生產 100 個蘋果,每個售價 1 美元,全部售出, 2021 年仍生產 100 個蘋果,但每個漲到 1.2 美元,基準年若為 2020 年:
- 2020 年名目 GDP = 100 × 1 = 100 美元
- 2021 年名目 GDP = 100 × 1.2 = 120 美元
- 2021 年實質 GDP(以 2020 年價格計)= 100 × 1 = 100 美元
可見,雖然名目 GDP 增加了,但實質 GDP 並未成長,說明經濟實際產出沒有變化,只是價格上漲了,這也是為什麼高通膨會影響 GDP 成長。
GDP 基準年的選擇
BEA 會定期調整實質 GDP 的基準年,以便更準確地反映當前經濟結構和價格水準。例如,美國曾以 2012 年為基準年,後續又更新為 2017 年。
GDP 與經濟衰退和停滯性通膨的關係
經濟衰退(Recession)
經濟衰退是指經濟活動出現明顯、廣泛且持續的下降。通常表現為 GDP 連續兩季負成長,失業率上升,企業利潤下降,消費與投資減少。
經濟衰退的判斷標準
- GDP 連續兩季下降(最常用的簡化標準)
- 全國經濟研究局( NBER )會結合就業、工業生產、收入等多項指標進行更全面的判斷。該研究局是權威的經濟循環官方發布機構,統計每個經濟擴張與收縮週期。
經典案例
-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美國 GDP 自 2008 年第四季起連續兩季負成長,失業率飆升,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 2020 年新冠疫情衝擊:美國 2020 年第二季 GDP 環比年化下降 31.4 %,創歷史最大跌幅,經濟短暫陷入衰退。
雖然連續兩季 GDP 為負是重要的衰退衡量指標,但要結合失業率等其他重要資料。
例如 2022 年上半年雖然 GDP 連續兩季為負,但其他關鍵經濟指標表現良好,失業率持續下降,勞動力市場強勁(失業率維持在 3.5 % ~ 3.7 %附近,接近歷史低位),非農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工業生產與消費者支出依然穩健。
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停滯性通膨是指經濟成長停滯甚至衰退的同時,物價卻持續上漲(通貨膨脹)。
這是經濟學中最棘手的現象之一,因為傳統的總體經濟政策往往無法同時應對這兩種矛盾的局面。體現在具體政策上,在停滯性通膨時期,央行若升息壓制通膨,恐進一步打擊經濟;若降息刺激經濟,又可能加劇通膨。
停滯性通膨的特徵
- GDP 成長緩慢甚至負成長
- 失業率高
- 通膨率居高不下
經典案例
1970 年代美國停滯性通膨:受石油危機影響,美國經濟成長乏力,失業率上升,而物價(尤其是能源與食品)卻大幅上漲。
1973~1975 年,美國 GDP 增速下滑, CPI 年均漲幅高達 9 %以上,成為經濟史上著名的停滯性通膨時期。
需要注意的是,全國經濟研究局(NBER)在統計經濟週期循環時,會把出現停滯性通膨的時期直接歸類為「衰退期」,而不會額外列出一個「停滯性通膨期」來單獨統計。
若停滯性通膨期間,GDP 增長接近 0 但仍為正,且其他指標未達到「顯著且廣泛下滑」的標準,NBER 通常不會認定為衰退,也不會單獨列出「停滯性通膨期」。
結語
了解並正確解讀美國經濟分析局(BEA)公布的 GDP 指標,對於掌握美國經濟脈動至關重要。
無論是名目 GDP 還是實質 GDP ,都是觀察經濟運行的重要窗口。理解「經濟衰退」和「停滯性通膨」的基本概念與歷史案例,有助於我們在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時,做出更加理性與科學的判斷。
【呢喃貓精選文章】
【2025 加密貨幣入門】0 到 100 全攻略,一次搞懂 7 大必學重點!
2025 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排名 Top 5|合法平台比較+安全性分析
Fed 利率是什麼?5分鐘掌握投資利器
Fed 利率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貸款、存款與投資一次解析
Fed 升息還是降息?歷史案例揭示全球經濟的劇烈變化
升息一碼是多少?升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核心成員由幾位具有法人投資經歷的幣圈交易員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 連續 3 年獲動區評選台灣區塊鏈《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榜》(2023 年、2024 年、2025 年)
- 2025 年數位時代評選《2025 區塊鏈 30 大人物》
- 加密貨幣類排名第一 Podcast《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
加入呢喃貓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