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 GDPNow 模型洞察經濟走勢?GDPNow 報告分析詳細教學

美國 GDP 數據因統計延遲及多次修正,難以及時反映經濟現況。為提升即時監測能力,聯邦準備銀行亞特蘭大分行開發了 GDPNow 模型,透過整合最新總體經濟數據,動態預測當季 GDP 成長率。分析該模型預測時,須學會從內部結構進行解析,並結合其他經濟數據判斷經濟趨勢。
閱讀本文前,建議先參考《一文了解 GDP 指標、經濟衰退、與停滯性通膨的基本概念》,以瞭解相關基本概念及數據查詢方法。
GDP 數據的公布與侷限性
美國 GDP 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按季度公布。由於數據蒐集與整理需時,正式數據往往落後於實際經濟狀況。
此外,初值數據會在後續數月內多次修正。這種延遲與修正,使得決策者迫切需要更即時、靈敏的經濟「晴雨表」。
GDPNow 模型:即時追蹤經濟的利器
為了解決 GDP 數據延遲問題,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開發了 GDPNow 模型。該模型透過自動整合最新的總體經濟數據,即時預測當季 GDP 成長率。
GDPNow 模型每當有新數據發布時就自動更新預測,被譽為「經濟界的天氣預報」。
延伸閱讀:一文了解 GDP 指標、經濟衰退、與停滯性通膨的基本概念
GDPNow 的運作原理
GDPNow 採用「逐步加總法」,將消費、投資、淨出口等各分項最新數據納入模型。
每當有新的數據(如零售銷售、工業產出、貿易數據等)公布,例如領先經濟指標報告(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於 3 月 27 日公布,模型便會在翌日 3 月 28 日依據該報告數據,立即調整對該季度 GDP 的預測。
圖中 GDP -2.8% 就是根據最新報告更新的預測數值,這種方法讓 GDPNow 能在季度內多次更新,反映經濟的最新動態。
GDPNow 的準確度
GDPNow 自 2014 年上線以來,整體預測表現優於多數市場經濟學家共識。例如:2022 年技術性衰退爭議不斷,後來 GDPNow 連續兩個季度的負值預測數據都被 BEA 官方數據所證實。
不過,GDPNow 在季度初期,由於可用數據有限,模型預測結果可能與最終數值有較大偏差;但到了季度末,通常會比較接近實際 GDP 初值,平均誤差大約在 0.6~0.8%。
例如:GDPNow 預測 2025 年第一季 GDP ,在 1 月 31 日公布的初步預估是季增年率 3.1%,但到了 4 月 24 日,預測數字下修到年減 2.5%。
也就是說,GDPNow 的預測會隨著最新數據的發布而變動。
上圖中的實線代表經過 GDP 季度成長率初值公布後,歷經兩次修正的最終數值。GDPNow 預測模型經過多次統計方法調整後,與官方公布的實際 GDP 季度成長率值愈來愈貼近。
事實上,若 FRED 有官方公布的 GDP 初值資料作為對比,GDPNow 模型的預測會與其更加貼合。
GDPNow 模型針對 GDP 干擾因素的調整
Gold Adjusted GDPNow 模型——剔除黃金干擾因素
在傳統的 GDPNow 預測模型中,黃金一直是短期干擾因素之一。例如,某一季度因避險情緒升溫導致大量黃金進口,就可能對 GDP 預測造成扭曲。
2025 年上半年,受到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美元貶值預期及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等影響,全球避險資金大量湧入黃金市場,金價屢創新高,在下文我們將從具體的 GDPNow 報告中解讀這一現象。
黃金進口激增會拉低「淨出口」(出口-進口)項,對 GDP 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GDP 的計算關注的是一國經濟活動的真實產出與消費,而黃金本身並不會直接創造美國本土的生產與就業,屬於「非生產性」資產。
當進口黃金增加時,實際經濟活動並未同步擴張,但像 GDPNow 這類模型在追蹤高頻數據時,可能會讓模型使用者產生錯覺,從而扭曲對 GDP 成長的判斷。
而將黃金因素剔除後,可以讓 GDPNow 等模型更精確反映經濟基本面。
因此,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對 GDPNow 模型進行了新的調整,稱為 Gold Adjusted GDPNow。該模型預計將於 2025 年 4 月 30 日正式取代原有的標準 GDPNow 模型(模型調整公告)。
上圖中,實線代表目前的標準 GDPNow 模型預測走勢,虛線則為 Gold Adjusted GDPNow 模型的預測走勢,藍線則顯示主流權威機構或專家對未來 GDP 成長率的平均預測值。
可以明顯看出,剔除黃金干擾因素後的模型預測結果,與傳統標準模型存在顯著差異,這主要歸因於近期黃金市場出現擠兌、價格大幅上漲所帶來的影響。
GDPNow 報告中觀察 GDP 內部結構——黃金避險、關稅衝擊等干擾因素
如何閱讀 GDPNow 報告?
在亞特蘭大聯準會官網打開 GDPNow 主頁,右上角會有最新的 PDF 版報告連結。這個連結會在新一季報告發布後失效。
打開 PDF 版報告,封面後的第一頁即為可視化報告,這是針對前一季度 GDP 數據預測結果的變化趨勢圖表。上一節已經說明過每條曲線的意義。
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新數據不斷發布,對同一季度 GDP 成長率的預測也會出現較大波動。
這主要是因為模型在季度初時,所能取得的數據尚不完整。隨著季度進行以及更多數據的補充,預測結果會逐步修正並趨於精確。
可視化圖表下方是一張主表,搭配四張附表。下圖即為主表,主表顯示每當有最新數據報告發布時,GDPNow 模型對該季度 GDP 預測值的修正情況。
主表的數列欄位包含:時間、發布的數據報告名稱,以及最新修正後的 GDP 成長率數值。從這張表可以看到,GDPNow 對 2025 年 Q1 的 GDP 成長率預測,從 1 月 31 日的 2.9%,一路變動到 4 月 24 日的 -2.5%。
為什麼 2025 年 Q1 的數據波動會這麼大?最高點出現在 2 月 3 日(3.9%),最低點則是 4 月 1 日(-3.7%)。
這背後的主因,需要從四張附表的分項數據來觀察。其中關鍵影響的分項,就是「進出口」項目,而這又與兩大黃金干擾因素——關稅政策與黃金——息息相關。
從 GDPNow 報告附表觀察當下黃金避險及關稅衝擊對模型的影響
附表共包含四張表格,其中兩張為未剔除黃金的標準模型下,各分項成長率及對 GDP 貢獻值的統計表;另外兩張則為剔除黃金因素調整後的模型分項成長率及貢獻值表。
這張表是目前標準模型下(未剔除黃金)對 GDP 各分項季度成長率的預測。
欄位分別為:日期(Date)、主要數據報告發布(Major Releases)、各分項名稱(由左至右包括):
項目 | 說明 |
GDP | 國內生產總值 |
PCE | 個人消費支出 |
Equipment | 設備投資 |
Intell. prop. prod. | 智慧財產產品投資 |
Nonres. struct. | 非住宅結構投資 |
Resid. inves. | 住宅投資 |
Govt. | 政府支出 |
Exports | 出口 |
Imports | 進口 |
Change in net exp. | 淨出口變化 |
Change in CPI | 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化 |
表格前兩行以紫色標示的數據,為 BEA(美國經濟分析局)公布的 2024 年 Q3、Q4 GDP 修正值及各分項成長率,可作為參照依據。
從分項成長率來看,「淨出口變化」(Change in net exp.)的成長率出現了巨大降幅,而庫存及設備投資的成長率則有顯著上升。
結合當時的關稅政策預期與黃金市場的擠兌現象,可以判斷,這些變化與黃金避險(因價格暴漲引發的市場行為)、以及企業因應關稅政策預期而提前囤貨、採購和投產的行為密切相關。
這張表展示各分項對該季度 GDP 成長率預測值的貢獻。每一項數據代表其對整體 GDP 成長率的拉動或拖累,所有分項數值相加後,即為該季度 GDP 的總成長率預測值。
從貢獻值來看,個人消費支出(PCE)持續增加,庫存則逐步下降,顯示企業囤積的庫存有轉向消費領域的趨勢。不過,與去年 Q3、Q4 的負貢獻相比,庫存項目依然有明顯增長。
在總體經濟尚未明顯回暖的情況下(GDP 與 PCE 表現疲弱),結合淨出口負貢獻持續擴大的現象,企業囤貨增加的主因,大概率是對關稅預期的反應。
與去年第四季相比,淨出口的負貢獻繼續擴大,同時設備投資也在增加。這反映出關稅政策推動企業提前投產與採購的現象持續發生。此外,淨出口負貢獻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黃金擠兌與金價暴漲的影響。這一點可由以下兩張附表的數據得到佐證。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 4 月 9 日大部分關稅政策已經落地,但本表數據皆屬於第一季度的「後照鏡」資料。因此,分析時不應以實時時間線為準,而應根據第一季度當時的狀況進行解讀。
附表 3 與附表 4 的差異就是一個是經過黃金剔除調整後的分項年增率,一個是分項對 GDP 貢獻值。
通過附表 4 可以看出,4 月 29 日的淨出口(Net exports)分項的預測貢獻值從 -4.9 大幅增加到了 -2.85,其他分項基本沒有變化。
這裡就可以看出黃金市場的擠兌、金價暴漲對淨出口數據的干擾。經過調整後,GDP 成長率的預測也從 -2.5 變為了 -0.4。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剔除了黃金,淨出口分項仍然是一個很大的負值,剩餘這部分就是對關稅預期的提前進口導致的。
2022 年疫情供應鏈恢復後的干擾——特殊事件因素
事件經過和 GDP 反應
2021 年底至 2022 年初,全球主要經濟體疫情緩解,供應鏈逐步恢復,美國進口暢通。美國港口擁堵緩解,積壓的貨物集中清關,形成「進口潮」。
美國企業擔心後續可能的供應鏈風險和價格上漲,提前下單、提前進口,進一步推高 Q1 進口數據。
美國 2022 年第一季(1 到 3 月)GDP 相較於上一季下滑,換算成年增率約減少 1.6%。
主要拖累項是「淨出口」的下降,對 GDP 的負貢獻高達 -3.2%(比 2025 年 4 月 29 日 GDPNow 預測的剔除黃金後的貢獻值還要少)。
為什麼2022 年沒有形成經濟衰退?——GDP 內部結構和其他相關數據
從 GDP 內部結構來看
- 2022 年Q1 的 GDP 成長率負值並不是經濟疲軟形成的,而是供應鏈恢復後的「進口潮」導致的。
- 2002年 Q2 淨出口不再拖累 GDP,而是拉動 GDP 增長。
拖累 GDP 的主要項從淨出口變成了庫存變化(庫存成長率放緩或去庫存)。PCE 個人消費持續回暖。
Q2 的 GDP 成長率雖然仍然為負 -0.6%(初值為 -0.9%,修訂後為 -0.6%),但已經有明顯重回增長的趨勢。
從外部數據來看
就業市場強勁(衰退需要 GDP 連續兩季度負增長,同時失業率持續上升):
- 非農就業持續增長:2022 年上半年,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每月大幅增加,失業率持續下降。
- 失業率維持低位:2022 年 Q1、Q2 失業率分別為 3.8% 和 3.6%,接近歷史低點。
- 勞動力市場緊張:職位空缺數高企,企業招工難,工資同比上漲。
其他相關數據
- 企業盈利未見大幅下滑:標普 500 企業盈利同比仍有增長。
- 工業產出同比增長:製造業、採礦業等工業生產指數持續上升。
- 零售銷售額增長:反映居民購買力和消費信心
- ISM 製造業和服務業 PMI 均高於榮枯線(50):顯示經濟擴張。
投資者應注意排除干擾因素
GDPNow 比官方報告能提前預測2022 年技術性衰退,但除了會看 GDP 內部結構之外,如果能注意到當時失業率仍然連破前低的走勢,就可以對經濟是否會進入衰退有個更加理性地判斷。
結語
GDP 是總體經濟的核心指標,GDPNow 模型則為我們提供了即時、動態的經濟「體溫計」。
正確理解和解讀 GDPNow 預測,有助於把握經濟脈搏,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無論是防範「衰退」,還是警惕「停滯性通膨」,科學的數據解讀都是明智決策的基礎。
然而,投資者還需深入分析 GDP 的內部結構,並結合其他外部經濟數據,才能全面、科學地判斷經濟趨勢。
【呢喃貓精選文章】
【2025 加密貨幣入門】0 到 100 全攻略,一次搞懂 7 大必學重點!
2025 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排名 Top 5|合法平台比較+安全性分析
Fed 利率是什麼?5分鐘掌握投資利器
Fed 利率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貸款、存款與投資一次解析
Fed 升息還是降息?歷史案例揭示全球經濟的劇烈變化
升息一碼是多少?升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呢喃貓商學院成立於 2022 年,核心成員由幾位具有法人投資經歷的幣圈交易員組成,社群重視基礎研究、學習氛圍以風險控制,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 連續 3 年獲動區評選台灣區塊鏈《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榜》(2023 年、2024 年、2025 年)
- 2025 年數位時代評選《2025 區塊鏈 30 大人物》
- 加密貨幣類排名第一 Podcast《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
加入呢喃貓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