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操縱國是什麼?2025最新觀察名單

匯率操縱國等相關議題時常成為國際金融新聞的焦點。由於匯率與全球貿易、投資、產業競爭力息息相關,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為防止不公平貿易,會定期將部分貿易夥伴國納入觀察名單,有的甚至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
本文將深入解析匯率操縱國的定義、評估標準、觀察名單機制與最新動態等。
匯率操縱國是什麼?定義與評估標準解析
匯率操縱國 是由美國財政部發表的匯率政策報告中所獨有的經濟術語,主要用於描述某些國家政府或中央銀行,透過干預匯率、影響自家貨幣價格,以獲取對外貿易利益提高競爭優勢的行為。
根據美國《貿易便捷及執行法》(TFTEA),需同時符合以下三項定量標準,才會被正式列為匯率操縱國,標準如下:
- 對美國貿易順差超過150億美元。
- 經常帳順差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超過3%,或依美國財政部模型估算其經常帳缺口對 GDP 比率逾 1%。
- 淨買匯金額對 GDP 比率逾 2%,且 12 個月中有 8 個月(含)以上為淨買匯月數。
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與公布時間
美國財政部根據年度進出口、金融及經常帳資料,每年會於4月與10月向國會提交「匯率政策報告」,檢討主要貿易夥伴的匯率政策。凡落入上述標準者,就會被納入觀察名單,定期審查其政策發展。
2025 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最新更新
美國財政部於台灣時間2025年6月6日公布的「匯率政策報告」,未將任何貿易對手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補充:央行對美國財政部匯率政策報告說明)
而台灣、中國、德國、新加坡、越南、日本、南韓再次被列入「觀察名單」,本次還新增瑞士和愛爾蘭。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匯率操縱國的影響與經濟後果
被點名為匯率操縱國或納入觀察名單,雖不等於立即受罰,但實務上會有貿易摩擦、名聲損失等多重後果。
從經濟角度來看,被列入名單意謂著外資及國際評等機構會密切監測該國經濟政策。若某國家貨幣長期低估,雖有助出口競爭力,卻危及國際收支平衡、造成資金大量流入導致金融市場波動。
資料來源:凱基期貨
匯率操縱國政策背後的國際關係
「匯率操縱國」評斷不僅是經濟或金融判斷,更隱含美國對主要貿易國的外交戰略。例如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曾一度正式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做為談判與戰略壓力的工具。
歐日韓等國常因國內經濟結構、金融政策被點名,國際談判桌上也容易成為交換條件。台灣則多次列入觀察名單,但雙邊經濟交流並未受重大制裁。
匯率操縱國在 PTT 與網路上的討論
在PTT等台灣大型論壇與金融網路社群,提到「匯率操縱國」議題,不少網友質疑美方標準含有政治成分,只要被列為觀察名單,台幣就會升值,或是部分網友認為,「美國人自己讓美元貶值,這樣不算匯率操縱嗎?」
資料來源:PTT
總結
匯率操縱國是美國針對主要貿易夥伴所設的政策評估機制,用以監控各國是否透過人為干預匯率來取得貿易優勢。雖然被列入觀察名單並不代表立即受罰,但會影響國際信譽與外資觀感,甚至成為外交談判的政治工具。2025年最新報告中,尚無國家被正式點名為匯率操縱國,但台灣與中國、日本、德國等八國仍在觀察名單中,顯示匯率政策依舊是全球經濟與國際關係中的敏感議題。
【精選文章】
關於呢喃貓商學院: https://murmurcats.com/about-mmc/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亦無招攬開戶要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加密貨幣投資為高風險產品,投資人應自行閱讀相關風險及自身風險承受度決定是否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