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幣是什麼?能投資嗎?Cosmos生態系全解析

一、ATOM幣和Cosmos是什麼?
Cosmos生態被譽為區塊鏈的互聯網(Internet of Blockchains),也是一條Layer0區塊鏈,而ATOM是其中的治理代幣,至撰稿時市值排名約第20名。讀者可能比較熟悉的知名公鏈Terra、CRO都是架構於Cosmos生態系之上。
既然稱為區塊鏈的互聯網,意思是其發展目標就是各鏈之間的資產、資訊可以方便的互通有無。
舉個例子來說,現在每條公鏈都像是一個一個村莊,雖然村莊內的村民採用同個帳本記帳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當村莊之間有貿易的需求時,A村和B村的記帳方式不同就會無法計算,這時候就會有「跨鏈」的需求,讓A村和B村的帳本可以互通。
然而跨鏈技術又面臨到許多安全性的問題,時常有人發現漏洞從中竊取資產,於是Cosmos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帳本規範,未來A村的帳還是A村民記帳、B村的帳還是B村民記帳,但兩邊的記帳方式都是一樣的,使使用Cosmos構建的鏈之間能夠「互相溝通和理解」。
Cosmos由Jae Kwon和Ethan Buchman共同孕育而生,為了支持Cosmos的發展,非營利組織Interchain Foundation在2017年進行了首次代幣發行,募集了近1,700萬美元,是當時相當成功的一筆融資案,而網路中第一個區塊鏈Cosmos Hub主網在2019年上線。
前面提到,Cosmos是一條Layer0的區塊鏈,和主流的Layer1區塊鏈Avalanche、Solana不同,他的目標不是建立一條自己的大區塊鏈,而是區塊鏈的互聯網,讓一條一條公鏈架構於其上,而要如何架構在其上?這就得提到Cosmos生態三大模組。
二、Cosmos生態三大模組
Cosmos提供了三大模組:Tendermint、Cosmos SDK、IBC通信架構協議。直觀的理解,就是Cosmos提供開發者預先寫好的套件,就好像汽車廠商在生產時,不必重新發明輪子,而Cosmos的開發者只要借用寫好的套件,就可以快速構成一條公鏈,無需一行行代碼重新寫起。
1.Cosmos SDK
Cosmos SDK的模組讓開發者能更即時、彈性的開發,如同樂高積木一般,開發人員可以迅速挑選想要的功能組裝。

2.Cosmos IBC(Inter 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IBC跨鏈協議是鏈與鏈之間的通信標準,類似網路協議的TCP/IP,使用Cosmos SDK建構的應用都可以兼容IBC跨鏈協議。
3.Tendermint
Tendermint是基於BFT的POS共識機制。BFT意指拜占庭容錯,這種規則是要更高比例的驗證人達成共識。(至少2/3)
值得一提的是,過往曾經盛極一時的Terra公鏈也是Cosmos生態系的一員。然而,儘管具備良好的技術,Cosmos生態系也蓬勃發展,但作為生態系之首的ATOM卻一直因價值捕獲能力差而備受詬病,接著我們要來探討ATOM的代幣經濟學出了什麼問題。
三、ATOM幣的代經濟學 Tokenomics
Cosmos的代幣為$Atom,代幣初始發行約2.4億顆(236,198,958),創始發幣中僅有AiB(Cosmos官方機構)籌碼有鎖倉期,目前已全部解鎖。
(1)1,777,707ATOM:2020/3/13解鎖。
(2)21,842,188ATOM:由2019/5/13起,線性解鎖至2021/03/13。

ATOM幣並無增發上限,通膨率介於7-20%之間,質押數量越多,通膨率越低;質押數量越少,通膨率越高,鼓勵代幣持有人將ATOM質押,若過多的ATOM流通於市場,則容易被大量收購,對網路發起攻擊。
根據Staking Reward的數據,當前ATOM的質押比率為66%,質押獎勵約為18%,經通膨調整後獎勵約為5%,代表單純持有現貨會被獎勵的通膨稀釋價值。

ATOM作為生態的原生代幣,使命就是維護網路安全,為了質押(POS)而生。代幣用途除了質押,還有治理、交易手續費的用途。前者對於一般幣圈投資人來說可能意義不大,多數的投票都是巨鯨用資金碾壓,後者則是收益微乎其微。

最重要的是,即便都是採用Cosmos生態系,卻不一定要使用ATOM作為交易手續費,也沒有質押ATOM的條件。
例如在Terra鏈上交易時,支付的手續費是Terra原生代幣LUNA,而非ATOM,這就造成即使Terra生態活絡,也無法造福ATOM。就好像Android採用開源的政策,所以多數手機廠商都無需為Android系統支付費用,但差別在於,Google總是能找到其他地方回收他的利潤,例如開發完整的使用者體驗,使全球用戶幾乎都無法逃脫Google生態圈,再藉由廣告等地方獲利。但Cosmos現今的狀況,比較像好用的工具,但收不到錢。
四、Cosmos生態系的空投特色
雖然ATOM幣先天價值捕獲能力不佳,但Cosmos生態系有個特色,就是喜歡發空投。通常新項目在發展早期,都會空投代幣給ATOM的質押人。
可以視為項目方用送錢的方式在花費行銷預算,也是一般小白可以參與Cosmos生態紅利的方式,只要質押5-25顆不等的數量,通常時不時就會有項目發放空投。
目前也有網站針對空投做彙整,可以由此參考:https://cosmospug.com/airdrops/
五、未來會改變Cosmos生態系的三大重點
那麼價值捕獲能力差的這件事情有出路嗎?Cosmos在2022年也持續在解決這件問題,就目前來說,有三個面向可以關注。
(1)流動性質押、超額抵押穩定幣>釋放ATOM流動性
2022年9月起,包含Stride以及質押賽道龍頭Lido,都已進軍流動性質押的市場。意思是,過往質押的ATOM就只能待在原地,但透過流動性質押,我們質押ATOM會換得stATOM代幣,代表我們質押的份額,這個代幣可以再拿去抵押借款。
而超額抵押穩定幣則是可以使用ATOM去抵押,換取穩定幣出來,兩者結合將可以活化ATOM的資金效率。
(2) ATOM2.0>重新設計Tokenomics
2022年9月底舉行的Cosmoverse大會,宣布了ATOM2.0方案,改善ATOM的代幣經濟模型,試圖改善常年高通膨的問題。
在這個新版本的Tokenomics中,ATOM將經歷36個月的過渡階段,在此期間,ATOM的發行量會從每個月1,000萬顆開始,然後逐步遞減,最終通膨率將降低至0.1%。
長期來看雖然通膨的效果會受到改善,但在實施的第一年至第二年之間將會有較高的通膨率,對$ATOM幣價可能是個明顯的壓力。
(3) Interchain Security 改善價值補獲
Interchain Security簡稱ICS,或稱作鏈間安全性,這個功能預計在2022年11月開始測試,2023年1月上線。原因是有些小公鏈在發展早期,市值還很低,只要有心人花小錢收購代幣,就很容易被攻擊濫用,於是乾脆請ATOM來維護安全性。
不妨用一個例子舉例比較簡單。假設每條公鏈都要聘請保安來維護安全性,避免有人做壞壞的事。但新發展的公鏈還很菜,自己請保安防護性沒這麼好,於是乾脆付保護費給ATOM大哥,請他維持治安。那未來這些小公鏈只要持續發展,大哥收的保護費就會越來越多。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Cosmos的生態越多,ATOM質押人的收入就越多,增加ATOM的需求,會踩正向飛輪向上。
六、總結
1. Cosmos意圖打造區塊鏈的互聯網,也是一條Layer0公鏈,構建在其上的公鏈,資產和資訊都可以流暢的跨鏈互通。
2. 使用Cosmos三大模組,將可以大幅度加速開發進程,開發者無需從頭開始撰寫代碼。
3. 原生代幣ATOM幣過往因缺乏價值捕獲能力而被詬病,2022年下半陸續會有流動性質押、ATOM2.0、ICS等三大重點可以關注,或許將大幅提升ATOM幣的代幣價值。
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Line社群
幣圈是變化迅速的市場,有很多機會也有很高的風險,呢喃貓投資團隊除了持續關注市場並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也歡迎有興趣想多了解的人一起入群交流。
Line社群申請連結:加密貨幣千萬交易員的呢喃
